“外祖母,我跟妹妹可以幹活,不吃白飯。”傅景輝趕緊表態,不能讓娘難做。
這算寄人籬下嗎?應該算,所以他們要更懂事。
“外祖母,寶兒可以撿柴,挖野菜,不吃燉大鵝,吃窩窩頭就好了。”傅寶聽到燉大鵝就饞了,但是要當一個乖寶兒,不吃燉大鵝。
“瞎胡說,我們家不用孩子幹活,頓頓都得吃好的,這樣才能快點長大。等你們長大要是不幹活,不孝順你娘,外祖母就生氣。現在乖乖地去睡一覺,這裡就是你們的家。”宋老婆子看兩個孩子過分的懂事,忍不住有些心疼。
“謝謝外祖母。”傅景輝帶著妹妹給外祖母行禮,然後開始睡覺。
剛剛到宋家,他們要做一個聽話的孩子。
也許是被子有陽光的味道,也許是宋家人的態度,讓這對兄妹感動放心,居然真的睡著了。
聽著孩子們均勻的呼吸聲,宋悠悠心落了地。
她趕緊去廚房幫嫂子們,到了孃家得懂事,否則就是讓娘為難。
“嫂子我來吧!”宋悠悠見二嫂和麵,趕緊去幫忙。
宋家二媳婦趕緊用手肘推開她,“不,不用,馬上就好。你就別沾手搞得一手粉。”
“小妹你等會擀餃子皮,我們晚上包餃子,燉大鵝。再過一個時辰,爹與孩子們就下學回家吃飯。”宋家大媳婦笑容滿面,在宋家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都可以去自傢俬塾讀書。
宋悠悠與宋家人接觸越多,前身記憶就慢慢地記起來。她在出嫁前,全家人對她就尤為寵溺。
一家人在一起包餃子,其樂融融地說著話,讓從外歸來的老宋頭揹著手笑起來。
“姑姑,是姑姑回來了。”
“姑姑!”
“還有表弟,與表妹。”
宋家的孩子一窩蜂地回來,趕到灶間非常有禮貌地集體行禮,“祖母好,大娘好,二孃好,姑姑好。”
看著孃家的侄兒侄女們,宋悠悠趕緊去拿花生糖,幸好上次去鎮上買了一些。
“謝謝姑姑!”為首的宋大郎今年九歲,個子都快趕上宋悠悠,溫文爾雅。
傅景輝與傅寶也起來與表兄弟姐妹們見面,哪怕他們之間並無血緣關係,可宋家兄弟姐妹們無一人驕縱不理他們。
可見宋家門風嚴謹,孩子們都有一顆赤子之心。
“都去淨手,將功課做完。景輝過來,外祖父考考你。”老宋頭聽老婆子說這小傢伙很聰明,不由得有了幾分興趣。
老宋頭這個人,滿腹才華卻無科舉之運,每逢科舉不是生病,就是丁憂。
生生蹉跎了十幾年,最後他主動放棄,開了私塾,平時作畫,寫話本子補貼家用,讓宋家日子越過越好。
但是,中舉始終是老宋頭的夢,所以兒孫們必須要全部讀書。
老大,老二讀了幾年,終究不是這條路,只好放棄。
現在老三小小年紀嶄露頭角,就等八月下場的。
傅景輝恭敬地跟著外祖父進了書房,有些緊張,但更多是堅定。
他要讀書,成為人上人,才可以更好地保護娘跟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