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臨近鄺州城的附近城鎮的時候,就不斷的看見流民往皇城的方向跑,很多都已經餓得皮包骨頭,瘦骨嶙峋,孩子也都餓得哇哇大哭。
玉明澈只能停下馬車,把車上所帶的乾糧都分給了這些流民,很多大部隊也接應到了這些流民,將他們就地安置。
一時間,整個地區都在傳頌著攝政王的事蹟,人人都在為玉明澈歌功頌德,更多的流民聽見這個訊息也紛紛往這邊趕來。
玉明澈將大部隊留在靠近鄺州的蘄州城裡,專門收留從鄺州城附近趕來的流民,而自己繼續和沐夕雲幾個人往鄺州城趕去。
“陛下,現在燕王在蘄州城附近安置流民的事蹟已經傳得天下盡知,百姓們都在對攝政王的舉措讚不絕口。”朝堂下有位大臣不懷好意的故意這般說道。
“趙大人,現在燕王一個人深入鄺州,解救百姓,是我等的楷模,你如此這般說話,是不是要故意汙衊燕王有不軌之心?!難不成照你這個說法,去降亂的人有錯,反而尸位素餐的人是忠心?”一位和燕王相處較好的大臣反駁道。
“攝政王乃是朕的皇叔,為百姓做這些事情是理所應當,諸位不要過多質疑,應該以燕王為榜樣,身先士卒,體恤百姓。”玉承允坐在皇位上義正言辭的說道。
下面的人便不敢再多說話了,他們都清楚玉承允對於玉明澈的信任,可是現在玉明澈權傾朝野,已經有很多人對此不甚滿意,總是想找機會挑撥玉承允和玉明澈的關係。
玉承允又何嘗不知道,他作為帝王,首先要做的就是安撫民心,讓整個國家安定向前,目前玉明澈已經風頭過剩,可是不指望他來做事情,難道指望下面這些只為自己考慮的嘴皮大臣嗎?
“諸位,朕從來不會懷疑燕王的忠君愛國之心,他現在深入險境,卻還有人不知好歹誹謗於他,朕著實痛心不已,來人,將趙大人送至邊關與披甲人為奴,家產盡數充公。”玉承允大聲的說道。
他這般一說無非是表明了對玉明澈的放心和信任,但是實際上卻是在朝堂之上掀起對於玉明澈來說更大的風波,只會讓更多人感覺到玉明澈已經蠱惑了君心,讓更多人的人站到與玉明澈的對立面上。
很快,關於這天朝堂之上的事情就已經傳到了無為的耳中,無為對於玉承允的一番行為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他果然如同玉明澈所言是最適合當帝王的人,城府之深讓人恐懼,表面上他為說玉明澈壞話的官員一個警醒,卻在暗底下給玉明澈豎了更多的敵人。
“陛下,當真如此這般說的?”玉明澈聽完無為的話以後,挑起眉頭問道。
“嗯,確實如此,朝堂上有闕飛堂的人,聽得很是清楚。”無為認真的說道。
“自古忠義之士難以兩全,待我處理完鄺州之事,怕是應該好好敲打那些敬獻讒言的小人了。”玉明澈輕蔑的一笑然後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