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洞府,陳景登上樓閣二層,來到落地窗前,靠上了躺椅,拿出一枚玉簡貼在眉心。
前些天陳景終於把照神鏡修煉到了“心如明鏡”的境界,他研習破神錐一個月入門,二個月精熟,而把照神鏡修煉到現在的境界用了半年多的時間,修煉難度確實比破神錐高很多。
《御神六篇》中的六種秘術分別是:攻伐敵人神唸的“破神錐”,鎮守自身神識的“固神印”,能洞見人心的“照神鏡”,可以隱跡藏行的“斂神紗”,迷人心神的“惑神幡”,破除迷妄的“明神燈”。
他打算接下來學習“斂神紗”,現在陳景只是個小小的築基初期修士,對他來說隱跡藏行的秘術比較實用。
斂神紗是以神念收斂自身的氣息,降低被發現的可能。
讀了大半個時辰的《御神六篇》,陳景覺得這斂神紗不同於照神鏡,這門秘術的思路比較直白,原理也很簡單,這一點和破神錐差不多,修煉起來難度應該不大。
學習過斂神紗,陳景換了枚玉簡,繼續研究望氣術,學會了照神鏡這門探查之術後,與望氣術相互印證,還是有一些進展的,他覺得也許再過幾個月,望氣術就可以入門了。
晚飯時,陳景把小獸們帶回來的大葫蘆收了起來,他對柳飛兒說道:“晚上就把葫蘆籽取出來,不知道這個大葫蘆裡面的葫蘆籽會不會多幾顆。”
正吃著東西的小獸們聽他提到了大葫蘆,紛紛豎起耳朵看了過來。
“喵?”
芒果叫了一聲,小貓是個頂葫蘆的高手,還沒玩夠呢。
陳景擺了擺手,對小獸們說道:“大葫蘆不是玩的,以後給你做個更好玩的,也是用頭頂的。”
晚飯之後,陳景回到了書房,先給玄陽參一個萬木朝春訣,之後坐到桌案前,拿出了兩隻葫蘆。
怎麼取葫蘆籽玉簡中也有記述,葫蘆的種植源遠流長,每個環節都一些講究和竅門。
陳景拿起像小花瓶一樣的甘泉葫蘆,葫蘆中傳出陣陣水聲,他一手握住葫蘆下肚,一手握住葫蘆上肚,雙手用力一折,“咔嚓”一聲,葫蘆從中間折斷。
葫蘆以造化葫蘆訣煉製成器後,才是寶葫蘆,這是一種特殊的法器,其中威力強大的是法寶。沒煉製過的葫蘆只是個半成品,並不像寶葫蘆那樣堅固。
葫蘆表面的青光消失不見,陳景拿著兩截葫蘆,往裡面看了看,很奇怪的是竟然看不清裡面有什麼,剛才還聽到葫蘆中有水聲傳出,但現在葫蘆斷開,卻一滴水也沒流出來。
種植葫蘆之後,他發現這種仙種靈根有很多玄妙難解之處,葫蘆的很多功用,奇異而獨特,而且很難弄清楚葫蘆是怎麼做到的。
比如甘泉葫蘆中的水是哪裡來的?修仙者們不清楚其中的原理,所以也煉製不出具有同樣功用的法寶,這也是修仙者們樂於栽種葫蘆的原因吧。
陳景把半截葫蘆的斷口朝下,輕輕搖了幾下,並沒有葫蘆籽掉出來,果然是這樣,他早有預料,把兩截葫蘆放在桌子上,過了一會兒葫蘆的表皮慢慢變黃了。
陳景知道等葫蘆外殼枯黃,葫蘆籽才會掉落出來。玉簡中說,這是因為要把葫蘆外殼中的精華轉移到葫蘆籽中,這樣葫蘆籽才有足夠的養分生根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