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首輔死了,但張江陵沒死。
為何?
因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所以,張首輔死了。
張首輔不是死於站隊失敗,更不是受黨爭牽連。
而是那位,想要他死。
君相,是一對複雜的矛盾集合體。
之所以複雜,源於君臣之道;而矛盾則在於君權與相權之爭。
當廷議以敕令傳達至八荒四海時,大靖舉國上下為之譁然變色。
上下人心惶惶,左右忐忑不安。
看不清形勢的,一咬牙、一跺腳,就徹底投了蕭黨陣營。
也有人想開了,在他們看來,這世上錢再多,嬌妻美妾再美,可沒了身家性命,一切都將是過眼雲煙。
人家黨爭關他們屁事,瞎摻合啥啊,爭贏了不過頭上緊箍咒更緊了,爭輸了連個傾家蕩產都是輕鬆的,什麼流徙啊、貶謫啊、罷官乃至抄家滅族都有可能。
所以,人心與大勢,看似惶惶不可違逆,實則只要掌握身側三尺之地,便可萬事無憂。
尤其是某些人的身前三尺。
但不管如何,張江陵倒了。
或許是他這座山太高、太重,也太令人窒息,亦或許是升米恩鬥米仇,也或許是‘君臣’之間的倆看相厭,當然,更多的則是嫉妒、害怕、恐懼以及煎熬,讓不少人改弦易轍、‘棄暗投明’。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最終,在蕭黨、保皇黨以及部分原張黨的合力推動下,他最終倒了。
這個大靖廷臣第一人,張相張江陵身敗名裂。
還被夷滅了全族。
時光回溯,旬月前。
天下紛爭始現端倪,先有佛子東來,蒞臨晉州白龍寺,以觀摩鎮壓於塔寺下的‘魔徒’,後有燕京玉虛觀蕭晗宸巡視東南諸道觀,群雄齊喑,江浙玄門噤若寒蟬。
適時先裹挾江東仕族與大靖對抗了三十載,後又花了二十年將其剷除乾淨,並鳩佔鵲巢的前燕餘孽終於徹底掌控了大靖以南,並於正月初一正式立國建祀,是為‘大閻’。
因前燕喜赤尚紅,推崇火德,不過被大靖滅國後,彼等餘孽視火德不詳,改色尚黑,由血徹底染紅後的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