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不好守,但也未必好攻。
攫欝攫。即便攻下來,李元帥也沒有必守的決心。
這是益都軍統領齊元彪,最為煩悶的地方。
攻不下來,難免受責;攻下來了,自己來守,最可能的結果,不僅是城守不住,自己麾下的人馬還得全部折損於此。
但是,軍令不可違。誰讓自己得罪了那個王文統呢!
逼著自己來攻打海州,這報復已經算是輕的了。
巘戅奇書網SuYIngnET戅。好在,益都上下都明白,來來回回地打了數次海州,無非是做做樣子。讓蒙古國的大汗明白,益都也在為攻打宋國努力,也在戰場上拼著命作戰。
而且,最關鍵的是,這一次元帥竟然給自己送來了一千個高麗兵。
雖然據說是南京府東真軍淘汰下來的輔兵,但是沒關係,越是這樣的兵,越是好用。
用光了,沒人會怪自己的。
而且還可以體現出益都兵奮力作戰的壯烈場面!
元帥這一招,真的很厲害,也不知道益都為此付出了什麼樣的代價。
不過應該不會太多,王文統那人,雖然為人奸詐而貪婪,但是對益都的利益還是看得相當的緊。
也不知道,今後是不是還會有這樣的炮灰。
難啃的骨頭他們上,有功自己拿,多好啊!
想及於此,齊元彪的一絲抑鬱情緒漸漸消失不見。他看著五里之外的海州城,腦子開始飛快地轉動。
元帥沒有給自己下達一定要攻佔海州城的軍令,那麼自己唯一的任務,就是得打一場看上去很激烈,但是自己兵馬又沒什麼損傷的戰役。
難度應該不大。
海州城守軍千把人,自己的兵力就有五百,加上那些即使看上去有些散漫的高麗兵,也足以催毀這座城池了。
區別在於,讓誰先上,由誰先去送死,要死到多少人。
或者說,有沒有必要非把大部分的高麗兵都葬送在這座城池之下。
死的人太多了,萬一南京府此後不肯再送高麗兵過來,似乎會是一個很麻煩的問題。
日已上三竿,海州西門城頭上,旗幟飄揚。
宋軍三三兩兩地站在城牆之上,似乎很放肆地在那說著笑著。
有些遠,看不太清楚,但是這種態度讓齊元彪感覺很不爽。
這些宋軍,難道不應該緊張,甚至害怕一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