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日本的情報收集還是有些少,石見如今被什麼勢力控制?附近又有哪些可以揍一揍的人,都還不太清楚。
要是有個帶路黨就好了。
帶路黨?
趙權突然想起了扔在王棲梧那的六個日本僧兵。也不知道他現在把這些人調教得咋樣了。
想及於此,趙權立即擬寫了一封給王棲梧的密信,讓承仁送出。
站在船頭,趙權望著北去的海東青,心裡不禁有些嘀咕:
這是他第一次從海上正在行駛的舟船之中放飛海東青,也不知這一隻能不能到得了身彌島。
到了身彌島之後,會再換一隻海東青,將此密件送到身處宣州的王棲梧手中。
不過此時王棲梧應該正忙於應付多可吧。
信送出去後,趙權有些急躁的心反而平定了下來。
之所以突然唸叨起石見銀山,是因為剛拿下了耽羅島,才有了這些念想。要拿佔據這座巨無霸式的銀礦,還是需要儘可能妥當一些的前期計劃。
既然現在沒被開發,想來也不會差這一兩年。
不過,趙權還是忍不住的繼續驅舟往東,哪怕遠遠地看上一眼也是不錯的。
而且,趁此機會,得領著王鎧他們,把高麗以南、日本以北海域的海圖儘可能的描繪清楚。
七八天之後,船隊的正前方,出現了一溜海島。
“那裡是對馬島!”王鎧湊過來說道,“這是日本北部最大的島嶼了,對馬島以南百多里,有個小點的,是壹歧島。再往南就是倭國本島。”
趙權眼睛一眯。
對馬島啊,忽必烈的元朝軍隊,兩次東征日本,就是在這個島上損失了十數萬人。
十數萬人?
趙權突然覺得有些不對。
元軍徵日,在後世的歷史中離此還有數十年時間。那時的元軍依然可以算是世界上最為強大的軍隊,可是十數萬人會被殲滅於這樣的一個破島之上?
那時候的元朝水軍,可是逼得十萬宋軍跳海而死。怎麼可能呢?
難得說這數十年時間中,日本就雄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