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醒技萬花筒,如果不動用的話,沒有任何人有辦法知道,精神力多麼深入的探查也不會知道你掌握了多少種覺醒技。
多系法則感悟,這個就沒有那麼敏感了,只要是個人,就能去感悟任何一種法則,甚至是感悟所有法則,關鍵是要看你有沒有那個條件和時間。
所以許悠然從不懼怕在任何人面前施展多種法則之力,最多說一句自己天賦絕倫,先天就對各種法則極為敏感。
很樸素的一個道理,我聰明所以全科優秀,你們愚蠢只能單科優秀,難道還要怪我?
見識過許悠然的全科優秀之後,就連姜維這位至強者心中都不由得有了這種想法,莫非真的是因為這小子太聰明,而我太蠢?
當然,許悠然的各種法則感悟,哪怕已經達到了六次覺醒者能夠感悟的極致,在姜維看來也只是剛剛入門,時空法則更是連入門都談不上。
為什麼絕大多數覺醒者在七次覺醒之後才開始感悟法則?
那是因為力量層次不同,所以感悟法則的難易程度和理解深度不同。
普通人一拳打出去,你是感覺不到空氣阻力的。
不是空氣阻力不存在,而是你的力量太弱,速度太慢,空氣阻力你也察覺不到。
七次覺醒者一拳打出去,威能排山倒海,空氣阻力就會極為明顯,以七次覺醒者的敏銳程度,自然就很容易察覺空氣阻力,這就是力量層次差異帶來的感悟差異。
可若是能在六次覺醒階段就開啟了法則感悟,雖然難度極高,往往事倍功半,卻是給未來七次覺醒之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相當於上學的時候,超前學習,一樣的道理,高屋建瓴,自然非同凡響。
不過許悠然的全科優秀,在姜維看來也就那樣,缺乏專業人士引領和指導,很多錯漏和偏差。
雖然主線問題不大,可若是任由這些錯漏和偏差發展下去,將來恐怕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代價去調整,有些時候甚至是死亡的代價。
所以姜維主要就是針對許悠然的各種法則感悟和戰技融合下手,這是強者之路的基石,能夠決定他最終能走多遠。
當然,對於法則的理解,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姜維也知道自己的認知不見得是對的,可許悠然的認知偏差太大,明顯與規則都是衝突的,那就肯定是錯的。
就比如木系法則的根源是生命力,是生生不息,你非要去感悟它是如何枯萎的,那不是走了岔道,鑽了牛角尖,純純地浪費時間嗎?
諸如此類的錯漏太多、太多,姜維也是不厭其煩地逐一糾正他的認知偏差。
除了因為姜維自己本身就已經開始觸碰規則,知道最終的歸宿在哪裡,也有一個原因就是他的朋友。
身為至強者,自然不會跟六次覺醒者成為朋友,說一句往來無白丁也不為過,太上就是他的摯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