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多力量大,反正又不要王陽自己編,在鈔能力的作用下,大量的故事、順口溜,向著內地傾銷。
短短時間內,許多人都知道香港那個地方,出了一個叫王陽的絕世高手,做了很多厲害的事情。
茶餘飯後,幾個人一起閒聊,若是這幾個人裡有一個人聽過王陽讓人編撰並傳播的故事,就會得以而神秘的說,你們聽說過王某某麼,然後開始高談闊論。
要是幾個人都知道,就會直接熱鬧的聊起來,說自己聽到的東西,有些時候,兩個人說的東西出現了差錯,甚至會爭的面紅耳赤。
其中爭論最多的,並不是王陽的武功究竟有多高,而是王陽究竟有多少的老婆。
無論哪個時代,美女英雄這種套路都不會過時,是以王陽花錢讓人給自己編的故事裡,多是桃花不斷,各種的愛恨離愁。
而因為編故事的不是一個人,故事多了,矛盾的地方自然多,再加上資訊傳播的偏差,是以在許多人的認知裡,王陽的老婆有點多。
等到三個月的時間過去了兩個月,經過這麼長一段時間的沉澱與發酵,王陽的人物形象也立了起來,只是版本存在幾個。
其中被人廣為認可的人物特質有幾點,一是老婆多,且全是人間絕色,二是容顏俊美,世界上沒有那個高手擋得住王陽的拳,也沒有哪個女子擋著住王陽的笑,一見王陽誤終身,三是多才多億,說是王陽在落難的時候,遇到了狐,在狐的幫助下,不但學會了大日神拳這門絕世武功,以及富可敵國的財富,更是報仇雪恨,走上了人生巔峰。
之所以第三個特質被人認可,是因為這個故事編的好,質量爆棚。
除了故事,還有就是外號,外號這東西逼格高,辨識度高,更容易吸引眼球。
是以,在王陽還沒有踏足內地的時候,內地裡王陽就多了許多外號,有些是從故事裡來的,也有些是自然衍變出來的。
什麼武仙人,什麼天上王風月,什麼魔教教主……
話題,就這樣炒起來了。
而就在話題最盛的時候,又有一個訊息傳了出來,就是武術訪問的事情。
這個訊息,並不是直接說王陽要找人比武,而是在說比武事情的同時,狠狠的嘲諷了一記炎黃武術界。
諸如炎黃武術界無人可與之一戰,諸如炎黃武術界閉門鎖戶不思進取,諸如炎黃武術界門戶之見太重,以致於後繼無人,諸如炎黃武術界都是一群騙子,只會排資論輩,玩勾心鬥角的把戲,真能打的一個沒有……
一大通嘲諷下來,直接點燃了人民群眾的怒火,不過這個怒火卻不僅僅是針對王陽一個人,而是分為了兩撥,一撥認為嘲諷的好像有點道理,畢竟王陽也是炎黃人,練的也是炎黃的武功,有人認為王陽是看不慣炎黃武術界的那種風氣。
另一撥人,就是認為王陽這是在打炎黃的臉,王陽流的雖然是炎黃的血,但卻不是在炎黃長大的。
這裡面,主要是王陽之前故事講得太好了,深入人心,而這一番嘲諷,又看似有點道理,是以第一撥人站了大頭。
隨著輿論的發酵,這件事愈演愈烈,讓炎黃的政府,還有炎黃武術界,都不敢將之當成一件小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