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亦澤點開全娛音樂是為了看看《追光者》的成績,卻在翻看評論時意外發現江怡寧竟在同一天發了兩首歌。
他點開《蜂》。
這資料,有點悽慘啊,作為17年的最佳女歌手,人美聲甜,粉絲眾多,不應該是個成績才對。
花3塊買下來一聽,這是……電音?
他豎起耳朵,前奏不算驚豔,但很穩,一聽就知道創作者的基礎功底很紮實。
主歌一起——
好炸!
沈亦澤被編曲驚出一身雞皮疙瘩,翻到頂端一看,詞曲編曲全是江怡寧。
詞就不說了,江怡寧顯然不怎麼會寫詞,旋律的話,這首歌不靠主旋律抓耳,全憑細節取勝。
細節太多,多到沈亦澤每聽一遍都會發現新的驚喜。
只不過,電音本來就小眾,她又在編曲裡塞滿細節,想傳達的資訊太多,反而抬高了欣賞的門檻,使這首歌不夠親民。
他又聽了兩遍。
很久沒聽到這麼炸的trap了,他甚至覺得,這首歌的編曲完全壓倒了vocal,如果把vocal去掉,可能還會更炸一點。
一念及此,他想聽無vocal版的慾望就更加強烈。
翻出江怡寧的微訊,給歌后發去訊息。
一則:新歌很炸!想聽無vocal版的,可以發我一份嗎?
對方秒回。
才不是美女呢:炸什麼啊,成績這麼差……你等等,我開個電腦。
一則:成績差不代表歌不好,這首歌我很喜歡,是我近幾年來聽過最棒的trap!
才不是美女呢:喲,電音也懂?又是自學的?
一則:略懂略懂,不會寫只會欣賞。
江怡寧很快發來無vocal版的《蜂》。
點開聽完,果然如沈亦澤所料,純音樂版本才是最炸的,加了vocal反而扯後腿。
他剛把這個想法輸進聊天框,就看見江怡寧發來一句:“你是不是覺得無vocal的更炸?”
他只好把文字刪掉,重新輸了個“是”。
才不是美女呢:但不加人聲就更小眾了。我的很多粉絲買歌,就為了聽我的聲音,去掉的話,只怕資料還要更加難看。
沈亦澤沉默片刻,回:“要不這樣,純音樂版的你髮油管上去,萬一火了,說不定可以出口轉內銷呢?”
對方發來一連串的哈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