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刺殺行動被成功破除,但是事情並沒有就此結束,因為整件事還有諸多疑點。
這麼多倭國人為何能出現在防衛森嚴的京師?他們又是怎麼想到用這種方式混進月臺,這可是火車的第一次執行,就連大明百姓都不知道,也不敢嘗試。
而且那些混進火車,並實施刺殺的刺客身份也要弄清楚。
第一次開通的火車站,竟然就有內鬼,還能夠摸清楚沈大人行蹤及所在車廂的情況,都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京師可是錦衣衛總部的所在地,自然彙集了錦衣衛各方面的精銳,在他們的深挖之下,越來越多的訊息被挖了出來,然後迅速彙報給了沈浪。
沈浪只是看了訊息,卻並沒有干涉錦衣衛接下來的行動,因為錦衣衛在這方面更加專業,自己就沒必要去指手畫腳,也很贊同錦衣衛指揮使李若璉的建議,先暗中查探,儘量不要打草驚蛇。
因為幕後主使肯定已經知道那些倭國人被抓,他們的計劃出了一些紕漏,為了自己不被連累,肯定會抓緊時間做出一些彌補,先切割與整件事情的一切聯絡。
不怕對手活蹦亂跳,就怕他躲起來一動不動,只有動了才有機會抓住他的尾巴。
為此,李若璉連那火車站的內鬼都沒有動,因為他很清楚,能制定出如此周密計劃的對手沒有那麼傻,不可能透過這樣一個內鬼就能夠找出來幕後主使是誰。
所以,他準備先從畫像和沈大人一行人的座位這兩方面入手調查,因為能夠掌握這兩點的人,絕對不一般,範圍一下子縮小了很多。
錦衣衛在準備揪出幕後主使,而火車上的沈浪則在考慮要不要想辦法將火車上剩下幾個隱藏的刺客給揪出來。
其實,他已經想到了一個可行的辦法,先命令火車直接一路開到天津終點站,沿途不再停靠。
因為天津那裡的錦衣衛手中有幾個手持金屬探測器,直接一個個掃,哪怕將短刀藏在鞋底中也無濟於事,那些根本不知道有金屬探測器這種神奇之物的刺客,很可能會被一一查出來。
但是琢磨了一番之後,沈浪最終還是放棄了這個打算,因為這樣很容易逼得這些刺客狗急跳牆,雖然他們沒辦法再來威脅到自己,但有可能會向周圍的百姓下手。
不管是在火車上,還是在火車站,都是人員較為密集的地方,沈浪很難保證能夠照顧到每一個無辜的人。
如果因此而造成了一些傷亡,這帶來的影響就不好了。
而剩下的漏網之魚也沒有幾個,基本上沒什麼威懾,為了抓他們搭上幾條人命也不值得。
為此,沈浪還特意下令取消了在火車上的檢票環節,因為按照正常程式,在車廂內還有一次查票。
但刺客可能不知道這是正常環節,反而會覺得這是在找出他們,從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看來,一個小小的查票舉動,威力可是不小。
雖然做出了一定的妥協,但對想要刺殺自己的人,沈浪可不會這麼輕易的放過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