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夠早先一步走上正確的道路,在未來就能夠掌握整個世界的話語權。
而從大明之後到二戰結束,其中影響人類世界巨大變化的就是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
沈浪剛才給崇禎看的所有這些,就是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讓他清晰的感受到了工業帶來的巨大變化。
而後世的中國,正是因為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沒有趕上,才落後捱打。
倭寇也沒有趕上第一次工業革命,但卻趕上了第二次工業革命,僅僅透過二十年的發展,就成為了世界強國。
沈浪就是要告訴崇禎,大明想要強大,就要提前推動第一次和第二次工業革命,誰趕上了誰就強。
至於第三次工業革命,那是二戰後的事,涉及的技術太高階,沒有第一次和第二次工業革命作鋪墊,根本夠不著。
但是,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緊密聯絡,甚至可以同時發展,交叉進行,後世的倭寇就是如此。
這一夜,開闊眼界,開放思想是沈浪帶給這個封建皇帝的最終目的。
崇禎的心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連三觀都重塑了,心中曾經的抱負不由自主的一點點釋放出來。
如今的大明,雖然也是內憂外患,但與幾百年後的世界局勢比起來,根本不算什麼。
崇禎覺得自己不應該被嚇倒,更不應該在聽到大明壽命只有一年時自暴自棄。
沈浪明確的道:“陛下,一次性看完這些影片,對我自己的感觸也非常大。”
“我覺得,只要我們努力,別說一年,就算十年百年,我大明也不可能亡。”
“因為,我們是站在神仙的視角啊,俯視著後世幾百年的發展方向,我們可以提前別人一百年、兩百年甚至三百年知曉這個世界的走向。”
“如此這般,我大明怎麼可能還會被流寇打敗?怎麼可能讓滿清入主中原?”
“神仙視角,好,好,這個詞很好,非常好。”崇禎極其認同。
好比兩個高手過招,我都知道你下一招是什麼,做好了應對之法。
這樣如果還被你贏了,那是我自己真的太無能了,死也死得不冤了。
這樣情況可能發生嗎?肯定不可能。
崇禎的自信心暴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