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澳洲風雲1876> 第1153章禮物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153章禮物 (2 / 3)

大洋帝國本身也沒有《六國海軍軍備限制條約》的簽訂,從根本上限制了日軍發展海上力量的企圖,鎖死了海軍發展上限,使其不具備挑戰大洋帝國和英國海上力量的能力。

這是一份符合大洋帝國和英國戰略利益的軍備限制條約,但卻是建立在損害其他國家基礎上。

尤其是日方,這份六國軍備限制條約的簽訂,對其發展海上力量的勃勃野心不亞於一次重創。

世界大戰後

大英帝國積累100多年的財富損耗殆盡,其從原本的債權國變成了債務國,原本擁有40多億英鎊淨債權,戰後反而背上了37.6億英鎊的債務。其中八成以上是以金洋計價的國際貸款。

這迫使倫敦不得不緊縮開支,大力削減軍隊以及駐外的軍事存在,減少政府開支,加強對殖民地的壓榨,壓縮並退役相當部分海軍艦艇,以節省資金。

英國財政情況困難,法國、義大利也好不上多少,面臨著差不多的財政困難情況,都有著消減海軍艦隊規模的強烈需求。

在這種情況下

歐洲各國不具備與大洋帝國開展軍備競賽的基本實力,那麼達成一項具有國際約束力的《六國海軍軍備控制條約》,避免爆發新一輪海軍軍備競賽,儘量維持當前世界的力量格局,就成為歐洲各國的普遍需求;

大洋帝國本身也沒有《六國海軍軍備限制條約》的簽訂,從根本上限制了日軍發展海上力量的企圖,鎖死了海軍發展上限,使其不具備挑戰大洋帝國和英國海上力量的能力。

這是一份符合大洋帝國和英國戰略利益的軍備限制條約,但卻是建立在損害其他國家基礎上。

尤其是日方,這份六國軍備限制條約的簽訂,對其發展海上力量的勃勃野心不亞於一次重創。

世界大戰後

大英帝國積累100多年的財富損耗殆盡,其從原本的債權國變成了債務國,原本擁有40多億英鎊淨債權,戰後反而背上了37.6億英鎊的債務。其中八成以上是以金洋計價的國際貸款。

這迫使倫敦不得不緊縮開支,大力削減軍隊以及駐外的軍事存在,減少政府開支,加強對殖民地的壓榨,壓縮並退役相當部分海軍艦艇,以節省資金。

英國財政情況困難,法國、義大利也好不上多少,面臨著差不多的財政困難情況,都有著消減海軍艦隊規模的強烈需求。

在這種情況下

歐洲各國不具備與大洋帝國開展軍備競賽的基本實力,那麼達成一項具有國際約束力的《六國海軍軍備控制條約》,避免爆發新一輪海軍軍備競賽,儘量維持當前世界的力量格局,就成為歐洲各國的普遍需求;

大洋帝國本身也沒有《六國海軍軍備限制條約》的簽訂,從根本上限制了日軍發展海上力量的企圖,鎖死了海軍發展上限,使其不具備挑戰大洋帝國和英國海上力量的能力。

這是一份符合大洋帝國和英國戰略利益的軍備限制條約,但卻是建立在損害其他國家基礎上。

尤其是日方,這份六國軍備限制條約的簽訂,對其發展海上力量的勃勃野心不亞於一次重創。

世界大戰後

大英帝國積累100多年的財富損耗殆盡,其從原本的債權國變成了債務國,原本擁有40多億英鎊淨債權,戰後反而背上了37.6億英鎊的債務。其中八成以上是以金洋計價的國際貸款。

這迫使倫敦不得不緊縮開支,大力削減軍隊以及駐外的軍事存在,減少政府開支,加強對殖民地的壓榨,壓縮並退役相當部分海軍艦艇,以節省資金。

英國財政情況困難,法國、義大利也好不上多少,面臨著差不多的財政困難情況,都有著消減海軍艦隊規模的強烈需求。

在這種情況下

歐洲各國不具備與大洋帝國開展軍備競賽的基本實力,那麼達成一項具有國際約束力的《六國海軍軍備控制條約》,避免爆發新一輪海軍軍備競賽,儘量維持當前世界的力量格局,就成為歐洲各國的普遍需求;

大洋帝國本身也沒有《六國海軍軍備限制條約》的簽訂,從根本上限制了日軍發展海上力量的企圖,鎖死了海軍發展上限,使其不具備挑戰大洋帝國和英國海上力量的能力。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