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澳洲風雲1876> 第1103章瘸了一條腿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103章瘸了一條腿 (1 / 3)

“愷之,針對德國的戰後經濟政策佈置下去了嗎?”李福壽問道。

“啟稟聖上,已經對德國產業和科技界進行了全面摸排,德國領先世界的光學,重化工和機械產業的相關企業,優秀物理和化學家,產業帶頭人等等,已經開始密切關注並且採取措施,只是克虜伯公司……”

“克虜伯公司不需要管他,那是死硬的容克軍事貴族企業,誰也挖不動的德國人基本盤。”

“微臣明白了。”

如今德國人在苦心經營興登堡防線,試圖對抗協約國集團的傾力一擊,將戰爭繼續拖延下去,直至將法國人拖垮,就像曾經拖垮俄國一樣。

不得不說

圍繞著德皇威廉二世周圍的德國容克軍事貴族就是一群死硬的傢伙,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當真是不見棺材不落淚,頭鐵得很。

李福壽站在局外看得很清楚,窮兵黷武的德意志帝國已經到了強弩之末,幾乎靠著一國之力對抗全世界,焉有不敗之理?

事關戰後的搶人才,搶科技行動已經佈局了,德國人的工廠不稀罕,但是人才和技術都是很寶貴的財富,可以讓大洋帝國在相關領域達到世界頂尖水平。

德國公海艦隊為什麼炮彈打的那麼準?

除了有來自大洋帝國洩密的二代無線電測距儀,還有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光學測距儀加持,這是德國人的獨門秘籍。

進入18年後

大洋帝國整體金融政策開始收緊,給早已運轉過熱的經濟降溫,從戰時經濟向和平經濟轉變。伴隨著英國,法國經濟恢復性發展,來自歐洲的強烈需求也在減少。

澳洲本土的輿論媒體把關注的焦點,對準戰後經濟和世界格局上,展開了一場範圍播廣的大討論,很多著名專家學者參與進來,提出一些頗有見地的意見。

李福壽也經常會翻閱報紙,從中瞭解民間動向,作為閒暇時的消遣。

在最近一期《世界日報》上,刊登了一位姓陳的大學教授抨擊日語的文章,讀起來頗有意思。

日語脫胎於漢語,但是根據扶桑人的發音特點創造了平假名和片假名,在19世紀下半葉對外開放中,又融入了少部分西方語言因素。

按照當前的日語統計,漢語佔據61.2%,和語佔據34.7%,還有融入英語和法語的部分名詞,被陳教授稱為“不倫不類的怪物”。

相比較朝鮮,越南全盤接受漢語,日語就增添了更多的本地特色,更像是融入中西方文化的大雜燴,這在正統的漢學家眼中無疑是離經叛道的行為,對正統漢語言的褻瀆。

李福壽把報紙上的這篇報道點了點,對顧愷之說道;“愷之,這篇報道你看過沒有?”

“啟稟陛下,微臣看過這篇報道,對陳教授的言論,社會上大致有兩方面觀點。”顧愷之放下了手中的工作,看了看報紙說道;

“一方面,持有大華夏主義的人士贊同陳教授的意見,認為日語是歪嘴和尚唸錯了經,各種看不慣。

另一方面,更多的意見是持寬容態度。

這其中,有很多華人不願意把扶桑和自己扯在一起,透露出各種鄙視和看不起,有種高高在上的心態。

客觀的說,存在即合理。

能夠把帝國先進位制度學的有模有樣的國家,首推扶桑國,其陸海兩軍實力不容小覷,海外拓殖及經濟建設方面也大有起色,算是一個好學生。”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