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阿沈說起報恩一事,陳藍玉推測,那仙氣男童極有可能就是太子之師葉昊的轉世。
太子得人心,不僅僅是因為他的身份地位,更因為其品格。
想當年,自己身為玉梁,不過是一普通人家的孩子,僅僅透過考取功名就直達聖前,不過是皇帝為太子順利繼位擇選的人才之一。
他之所以能和太子成為的朋友,靠的是初始的運氣,更多的是誠摯的交心。
首先,太子把他當人看。其次,太子把他當朋友。
太子非常瞭解皇帝的為人,私下裡沒少教他如何在聖前為人處事,逢凶化吉。
他本就敏銳,善於察言觀色,倘若沒有太子指點,也能靠自身能力護己周全。他雖有一定的能力,但也不至於年紀輕輕即官授武將一品,其間有太子諸多提攜。
太子道,自古武將難善終,蒙將軍如若不是英年戰死沙場,依著父皇的性子,最後可能落得個身敗名裂、全族盡滅的下場,玉公子凡事要多思量,切不可輕舉妄動。
他自然是用心記下了,太子在的那幾年,他在官職一直順風順水。
他對太子一心效忠和維護,自然是因為信賴太子。
……
太子有心計嗎?當然有,而且還不是一般的多。
只是太子的心計都用在謀事上,從不用來害人。
高處不勝寒。看似他在為皇帝和太子賣命,實際上是太子一直在默默地保護他。
皇帝為開國君王,狠戾不失為一種手段。
但第二世,民眾渴盼明君執政。
他想的是,他們年輕力壯、年富力強,還怕熬不過老皇帝?
十年,二十年之後,就會有盛世,而他們是開創者。
然千算萬算,算不到太子會死。
他方寸大亂,不僅因為失去摯友,更因為失去未來的明君,指日可待的盛世。
他咽不下這口氣。
害我失友,失了期盼是吧?我要你們付出代價。
皇帝不可能是他的同盟。
皇帝還有很多兒子。皇帝只會痛一時。皇帝還是皇帝。皇位上沒有太子,還會有別人。但暗害太子的人,絕對不能坐到原本屬於荊的位置上。他們不配。
他一個人也要戰鬥。殺太子者,必須死在他前邊。他就是抱著這樣的執念,去運籌了很多的事情。直到事態變得不可收拾,他才冷靜下來思考,如果太子活著,會怎麼做?
他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但一切都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