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裡並沒有什麼初代FPS、二代、三代之流的劃分。
且無論第一人稱還是第三人稱,無論肩射還是腰射,無論平面還是跳躍。
因為其分類本身不算熱門,因此都被玩家籠統的稱之為FPS,代指一切射擊元素為主的遊戲。
而在這其中,以巷戰流FPS最為著名,幾乎囊括了整個FPS大分類的90%以上的玩法。
剩下不到10%則是今年內流行起來的大逃殺式FPS.
至於敘事?
沒聽過!
槍戰遊戲是最不需要敘事手法的,這點在此前已經被證實過無數次了。
“我踏馬又想起我小時候玩過的一個抗倭神劇級別的FPS,哇,那個劇情真的巨幾把誇張,明明是現實背景,但是居然還有他媽飛天仙人這種怪東西。就飛到他媽的九霄雲外,然後凝聚神力甩個波下來,直接把倭軍老巢都給轟飛,那個劇情我直到今天還記得。”
伴隨著PDD繪聲繪色的講述,彈幕也紛紛大笑。
“哈哈哈哈,的確像是20年前的老遊戲會做的風格。”
“你們還別說,這種怪東西也就老一代的遊戲有了,現在的FPS連個抗倭神劇級的劇情都不給你編了,上來發把槍直接開射吧伱就。”
“本來也不需要劇情,它講完劇情我也是一槍爆頭,它不講劇情我也是一槍爆頭,有什麼好說的。”
“雀食,有這功夫還不如讓我多爆幾個頭來的爽。”
“希望刻寶穩住啊,別搞什麼么蛾子,回頭劇情也沒做明白,槍戰也沒做明白,那就裂開了,我們遊戲玩家就真成小丑了。”
彈幕議論間,PPD電腦內不到一個G的試玩demo已經下載安裝完畢。
他迫不及待的開啟遊戲介面。
&no,並沒有給出開局UI,也沒有過場CG.
只給了玩家選擇語種的選項。
“看官網上面遊戲截圖的畫風,以及人物建模,好像是個國外背景的遊戲,就選英配+華語字幕吧。”PDD毫不猶豫。
無論是華國還是外國,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會存在母語羞恥效應。
即,當前畫面與本土文化不符的時候,再用本土文化去描述它,會給本地居民一種比較尷尬的心理反應。
這一點不僅僅只體現在配音方面,實際生活中,很多人穿的衣服上面印著大大的國外文字,就感覺還好。
可如果印的是華語,那麼穿出去多少會有些尷尬。
反之亦然。
許多歐美人的服裝上印著華語文字,他們穿著會覺得很棒很nice,可要是印上了英文,他們就會感覺渾身難受。
所以細觀近幾年的服裝文化演變,歐美人大多服飾上都不會印有英文字樣,基本上會被花紋或品牌lo所代替。
哪怕是一些各行業頭部的牌子,如哈根達斯,其公司的lo也並非米國母語,而是出自於北歐丹麥一塊的小語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