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大哥……”
“小義怎麼了,彆著急來坐下說……”張峰正躺在院子裡納涼,堂弟突然急匆匆的跑了進來。
“有人在盤龍河裡撈到寶貝了,大哥你去不去?”張義搓搓手既急切又期待的問道。
“真的?”張峰也立馬爬了起來,誰有一個尋寶的夢?張峰聽到又有人在河裡挖到了寶貝,立馬也來了興趣。
“當然,很多人都挖到了呢,就連小七叔也挖到了兩個袁大頭,大哥咱們趕緊走吧,要不然寶貝都被他們挖光了?”說著張義焦急的說道。
“好,咱們趕緊走。”張峰也知道事不宜遲,拿起鋤頭等工具,和堂弟張義也坐上車,就要出發。
“哎呀!大哥等等我,我也要去……”不知什麼時候小妹也追了出來,連忙爬上三輪,張峰啟動車子,三人飛速的向事發地點賓士而去。
張家灣就在美麗的打邦河邊上,距離清澈的打邦河水不過幾百米,打邦河蜿蜒東流,在張家灣下游兩三公里出,匯入了盤龍河中。
盤龍河又叫盤江,就因為它聯通著珠江,能東渡大海,所以曾經的青山縣成為了西南的水路重鎮,是聯絡著滇黔兩省與粵省兩省的交通紐帶,
因此原來的盤江上千帆競渡,每天都有數十艘貨船,在下灣碼頭上停靠,帶走西南的特產,舶來外面的各種工業品。
然而就在張家灣下游的河段,這裡號稱九曲十八彎,由於河道年久失修,暗礁叢生,淤積嚴重,所以經常有來往的貨船在這裡傾覆,因此這裡又被稱作水鬼灣,
據說這裡經常鬧鬼,雖然年輕人們都不怎麼相信,但大家也不會來這裡玩,所以這常年都十分冷清,
但今天的水鬼灣,卻出奇的熱鬧,用一句經典的小品臺詞來形容,那場面,真是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紅旗招展,人山人海’。
這就是張峰兄妹三人來到這裡看到的情景,看到河岸邊乾的熱火朝天的人們,張峰覺得自己似乎穿越了時空,回到了大集體時代,大家響應祖國的號召,興修水利,同吃同勞,熱情高漲。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因為水鬼灣沉船很多,所以附近的村民經常會撈到些東西,甚至還有幸運的村民在河邊撿到過金元寶。
張峰記得隔壁村的馮老二就在盤龍河中撈到了寶貝,從那以後,馮老二家一夜暴富,獲得寶貝之後幾個月就起了一棟三層的小洋樓,令附近幾個村的人都羨慕不已;
自從知道馮老二在盤龍河得到寶物後,當天就有無數的人到盤龍河裡撈寶,但是真正撈到寶貝的萬中無一,絕大部分都一無所獲,白白的浪費時間。
然而今天卻不一樣,因為已經有三四個村民挖到了寶貝,都是民國時候的銀元,所以大家猜測河邊肯定還有銀元,不可能就這麼零散的幾個,於是大家都激動的嗷嗷叫,紛紛呼朋喚友,拿起鋤頭耙子,熱火朝天的在河邊挖寶。
盤江是珠江上游的一條重要支流
它發源於滇省東北部的大雪山中,全長近千公里,穿過滇黔高原,流經西南兩省、七八個縣市,最後注入珠江,成為珠江流域一條重要的支流;
盤龍河遠在先秦時期就已經有了記載,古時叫做羌柯河,因為古代陸路交通不便,所以羌柯河成為中原王朝開發西南的一條重要水上交通要道,也是重要的灌溉河流;
後來由於長期的戰亂,缺乏疏浚管理,盤龍河的水運交通漸漸中斷了上千年,到了辮子朝中後期,才重新疏浚,成為溝通西南與東南的重要交通要道,
那時的盤龍河水運繁榮達到了有史以來最高峰,每天都有無數商船順著珠江上下而行,運走西南的土特產,比如桐油、各種山珍礦石以及農作物,
透過盤龍河當地人在販賣特產的同時,又從粵省運來各種稀缺的貨物,比如煤油、食鹽、鐵釘、洋火……等等生活急需品與初級工業產品;
因為盤龍河作為黔省唯一的能溝通珠三角的河流,所以可以想象當時河面上千帆競速、百舸爭流的壯觀景象,所以青山縣在當時也因此受益,成為黔省商品交易集散地之一,十分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