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是打算晚膳後就架爐起火的,但是南昭後來一想,還是多費些本能,再次縮短天然微生物分解嫩竹的時間好了。
她打算下午就直接開始第二道工序,之所以著急,主要還是因為下午墨青說要來幫忙,她總不能當著墨青的面兒,將所有的注意事項說給小李子聽吧。
技術細節方面還是越少人知道越好,雖然她相信小李子的為人,但是人心畢竟隔肚皮,在小世界裡做任務,還是單打獨鬥更保險一些。
不過倒也不用太過操心技術洩露,或者遭到身邊人背叛的問題,造紙最關鍵的技術還掌握在她自己的手裡呢,未來不管遇到什麼樣兒的局面,她都有信心處理好。
午休後,差不多是下午的上課時間,南昭帶著小李子一同去了偏殿外的那方池塘邊,指揮著小李子,讓他將幾個小桶都給提上來。
小李子費力地提出來三個桶後,袖子抹了一把臉上的汗水,側頭問南昭:“主子,這嫩竹怎麼需要泡這麼長時間?全部都提出來嗎?”
一般用竹子製作竹簡貌似不用浸泡的,而且也不會用這麼鮮嫩的竹子,主子的腦子是怎麼想到這樣做的?奇奇怪怪的,真會有用嗎?
南昭見小李子滿眼的疑惑和不解,便解釋道:“全都提上來,你就別問那麼多了,按我說的照做就是,定會有用的。”
小李子他來偏殿也有些日子了,之前一直都是悶頭幹活的,從來不多嘴,如今這會兒應該是忍不住才會有此一問,不過南昭仍舊不打算解釋清楚。
一方面是為了展現些神秘感,若是日後小李子真的叛變了,那麼此時她就不能讓他以為自己胸有成竹,否則遲早是個麻煩;
另一方面則是保護他,小李子知道的越多,那麼被某些有心人嚴刑拷打或者刑訊逼供的機率就會大大增加,雖然他們主僕情誼不會太長,但是南昭還是不願意看著他走入火坑。
一共四個小桶,原材料不是很多,主要是因為物以稀為貴,南昭不打算一下子就製造出太多的紙張,若是拿出來的多了,恐怕會給人一種紙張很容易做出來的錯覺。
所以南昭從一開始就打算只搞出來夠三本筆記本的紙張用量,一本用以謄寫菜譜,送給墨青,一本則自用,最後一本最好是留給東梁皇,若是見不成,那就送給太子。
最後這本筆記本無論如何,都要成為她回國之路的墊腳石!
南昭跟小李子一人提了兩個小桶,來到偏殿的小廚房後,南昭便吩咐小李子將嫩竹均數倒入早已經準備好的徨桶裡,隨後她自己調和了石灰的比例。
這可是個大工程,由於南昭不會使用東梁的計量工具,還是跟小李子好一番探討之後,這才掌握好了比例。
南昭將嫩竹和石灰全部調整好之後,放入了徨桶後,便叫來小李子,她指著灶上的徨桶,說:“這裡面的東西要蒸煮上八天八夜,你以後的任務就是在這裡看著火,別的就不用你幹,明白?”
實話講,這古法造紙,她也是在書本上看到的,具體的實踐步驟並沒有親眼看到,所以她只能運用自身所學的知識,去猜想有可能發生的狀況和需要注意的事項。
於是,按照一番話後,小李子就徹底蒙圈了,眼神直勾勾的,不錯眼珠地盯著南昭看。
南昭見他傻傻呆呆的,便反思了下自己剛才的言辭,覺得可能是她沒將話說明白,用了專業術語?
隨後她將注意事項,儘可能地翻譯成特別通俗易懂的大白話講給小李子聽,這麼一解釋,就是五遍,直說得南昭口乾舌燥的。
南昭有些洩氣,語氣也變得不太耐心:“你到底聽明白沒有?還是算了吧,我自己來,你出去吧。”
“別別別,主子,奴才都聽懂了,您放心,奴才能行的,”小李子回過神來,立刻拍著胸脯保證道。
剛才他只是太震驚了,所以才會那般模樣,話說他是真的沒想到還有人將工序說得這麼清楚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