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的監獄或許可以通融讓朋友隨親屬入內會見,作為直轄市的奉舜市各大監獄卻只允許直系親屬探監。
所以,司華悅隨同劉笑語母女去監獄的時間錯過了會見日的週三,而是定在週日,司華誠給鋪的路。
這次來,司華悅她們三人乘坐的是司華誠派來的專車,司機是個沉穩話不多的中年女人。
當那七個熟悉的鍍金大字——奉舜市女子監獄,跳入司華悅的視線內時,她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十年的青春留在了這裡,拿不走,放不下,心不甘,卻無奈。
出示“會見證”以及各人的身份證給外大門的值崗獄警,掃臉簽字後,電閘門開啟,司機與車留在門外,她們三人步行入內。
女子監獄共有兩處院子,內院與外院,由一道A、B門隔開。
內院是所有犯人的生活起居處,監室、食堂、醫務室、教室等。
外大院是辦公和生產區域,獄警的辦公大樓面朝西,遙對著各個監區的廠房。
荷槍實彈的武警在高牆上24小時巡邏,多個監控無死角地監視著各處。
接見室也在這個院子裡。
自袁禾被投獄後,袁木這是第一次來,她像個劉姥姥似的,好奇地到處看。
三人在辦公樓前等了沒一會兒,AB門旁的獄警通道開啟,一個年約三十五六歲的女獄警從裡面出來。
這個人司華悅認得,姓姜,是出入監分監區的副監區長。
姜監區長的身高跟司華悅相仿,近前拍了拍她的肩膀,笑著問:“怎麼樣啊現在?出去後生活還習慣吧?”
做了十年的犯人,出獄才三個多月的司華悅,在見到獄警後,身份依然有些轉換不過來。
“謝謝姜隊長關心,我還好。”司華悅懇切地說。
姜監區長是個性格爽朗的人,在監獄工作多年,接送了太多的犯人,對司華悅的“自由綜合徵”她能理解。
衝司華悅身旁的劉笑語點點頭,然後視線移向一旁盯著崗樓武警出神的袁木問道:“這是袁禾的姊妹?”
劉笑語忙賠笑回道:“是的,是的,這是袁禾的姐姐袁木,第一次來。”
姜監區長盯著袁木看了會兒,眼神中閃過一絲疑惑,“走吧,袁禾一會兒就出來,我先帶你們去接見室等著。”
近一年沒來見女兒,劉笑語有些忐忑地坐在隔離防護牆前,雙手置於膝蓋,不停地摩挲著,緊盯著裡面關閉的門。
劉笑語今天一早就起床了,親手給袁禾包了些餃子,並做了些易攜帶的飯菜帶過來。
蹲過監的人,才清楚裡面的人最需要什麼。
司華悅沒給袁禾帶吃的,因為她知道監獄裡的伙食非常好,只要賬面錢足夠多,每個月還可以自行**食品和日用品。
所以,她給袁禾賬面存了兩萬塊錢。
監獄規定犯人統一著囚服,但司華悅依然給袁禾買了些換季的衣褲和鞋襪,都是監獄裡買不到的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