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草草的翻閱之下,他們很快就意識到,《尚書楚氏傳》的分量非同尋常,楚吉此人應該是有真才實學。
於是,這滿堂儒生們的目光匯聚到了孔霸的身上。
他們還不知道孔霸發現的那個端倪,看對方沉著臉,只當對方是感受到了壓力,被楚吉的學識所折服。
到了此刻,再也沒有人會懷疑“楚吉”此人的存在了,恰恰相反,他們迫切地想要見見這個隱世大儒。
眾人傳閱了《尚書楚氏傳》之後,又開始傳閱《尚書孔氏傳》。
這一次,眾儒生的表情越發古怪了起來,他們的目光在孔霸和夏侯勝的臉上來回移動。
他們也被這兩版《尚書》裡的註解搞混了頭:為何居然有那麼多重複的地方。
從情感上來看,孔安國和孔霸是當世的大儒,若要在他們和楚吉之間選一個,那麼前者更有才學名望。
但是從理智上來看,《尚書楚氏傳》的內容更豐富更完整更精深,不是《尚書孔氏傳》可以相比擬的。
儒生們腦海中不由自主地出了一個念頭:要麼,孔安國的學識不如楚吉;要麼,孔安國抄了楚吉的書!
這兩種可能性,不管是哪一種都令人難以接受,對孔家都是一個致命的打擊。
這兩種可能性非要放在一起選擇的話,那前者反而更好接受一些。
“諸位愛卿都看過這兩版《尚書》了,想來心中已經有定論……”
“既然如此,獻經之人——也就是夏侯公和孔卿,你們二人各自陳述一番?”劉賀沉穩地說道。
“事實勝於雄辯,諸公心中定然已經有定論,老朽沒有多餘的話了。”夏侯勝站出來向眾人行禮後,就坐了回去。
那氣定神閒的模樣,似乎比經的結果已經有十拿九穩的把握了。
夏侯勝當然應該十拿九穩。
因為十九個可以投票的人中,只有三個關鍵的搖擺派,其中還包括他自己。
這兩版《尚書》孰優孰劣,後蒼和韋玄成這兩個中間派一定也能看得出來。
如此一比,孔家想推《尚書孔氏傳》為通行版儒經,這實在就太難了一些。
“孔卿,你可還有什麼話要說?”劉賀問道。
“陛下,老臣無話可說,但是孔家人有話要說!”孔霸站出來說道。
“孔卿何意?朕有些聽不懂,難不成此處還有別的孔家人不成?”劉賀明知故問道,心跳不由得快了幾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