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再猶豫了,必須要讓《尚書孔氏傳》被列入通行版儒經,其餘的事情之後再言!
孔霸又朝門外看了看,當他找到那個戴著兜帽而又高出旁人一頭的身影時,踏實了許多。
“夏侯公,你所獻上來的‘十三經’,是你一人註疏的嗎?”劉賀問道。
“是老朽和太學令王式一同編訂校勘的。”
夏侯勝提到王式,旁人恍然大悟,原來是這兩個人一起編的,這樣似乎合理了一些。
“那是何人作的註疏,也是你與王傅嗎?”
編訂校勘是體力活,註解疏通才是讀經的關鍵——解經解得好,經書才算真的好!
“註疏之人,並非我二人。”夏侯勝的話引起了一些議論,難不成還有旁人參與?
“何人?”
“此人乃是一個隱居的大儒,名為楚吉。”
楚吉?
眾儒生立刻在腦海中搜尋這個名字,想要找到一些端倪和線索。
但是他們想破了腦袋,也沒有想出任何一個叫做“楚吉”的人。
除了王式和夏侯勝之外,其餘的儒生都面面廝覷,似乎在相互詢問“楚吉”是何人。
但是遺憾的是,從老到少,堂中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說出這個楚吉到底是誰,更沒有聽說他的名字。
儒生們的表情變得有一些古怪。
若說這“十三經”是王式和夏侯勝二人苦心孤詣合力註疏出來的,那麼還有幾分可信。
如今突然冒出了一個從未聽說過名字的儒生,此事越發地古怪了。
要麼是夏侯勝二人胡編亂造,要麼就是那“十三經”也不過如此。
孔霸和韋賢等人心有靈犀,露出了一絲高深莫測的笑容。
若是哪個山野匹夫隨意註疏出來的儒經,那豈不是“不堪入目”。
他們想不出夏侯勝他們二人為什麼要做這種自毀清譽的事情來。
但是,在孔霸和韋賢沒有注意到的靠門的位置上,也有一陣小小的騷動。
龔遂、王吉和張安世這幾個知道楚吉真實身份的人。
一聽到“楚吉”兩個字,立刻就如同受到了什麼驚嚇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