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微臣覺得寧宇有安邦定國之意,最能讓天下百姓感受到陛下憂國憂民的仁愛之心。”
“大亂之後需要大治,所以微臣認為寧宇二字稍勝一籌。”
張安世說完自己的見解之後,陸續就有七八個朝臣隨聲表示附和與贊同,這其中居然還有丙吉和劉德。
劉賀想起來了,聽說劉德和張安世已經結成了兒女親家,倒是一件喜事,張氏和劉氏算是親上加親了。
劉賀雖然點了點頭,但仍然未置可否,他接著又問新任的御史大夫韋賢道:“韋卿,你是大儒,對此有何看法?”
“微臣屬意明德二字,可彰顯陛下重視儒學,更能讓天下儒生感受到陛下的聖德,亦可讓百姓領會到先賢大德。”
韋玄成話音一落,也獲得了不少朝臣的認可,這些朝臣多是有名望的儒生,君子朋而不黨,但也能自成一黨。
劉賀仍然是陰晴不定地點了點頭,沒有明確地表態,在他的心中,現在的儒生不是統治的目的,而是統治的手段。
在未來,他不需要討好他們,只需要駕御他們。
“趙老將軍,你出征塞北數月,在朝堂上已經許久沒有聽到你的聲音了,你也來說一說。”
“老臣久在軍營,是個粗人,不比張公和韋公博學多才,老臣以為,龍乃天子象徵,黃龍更是祥瑞,年號定為黃龍氣勢最足。”
趙充國說完之後,響應者倒是寥寥。
原因很簡單,經歷了動亂,武將被刑頗多,如今的朝堂上文臣的數量遠遠多過武將,黃龍這年號還是太直白了一些,難得文臣喜愛。
末了,只有執金吾安樂站出來表示贊同,倒不是因為他也是粗獷之人,而是因為黃龍這一年號,可以讓他獲利。
黃龍出現在大野澤的時候,天子還是昌邑王,而他正好是昌邑相。
一旦黃龍定為年號,那天子和百姓們每次提起這年號的時候,都會不由得想到大野澤,想到昌邑國,進而想起昌邑相,再想到安樂。
這也算是簡在帝心了。
對於安樂未來的仕途,多多少少有一些幫助。
四個年號中的三個,都已經有人出來站隊了,就還剩最後一個。
劉賀的視線越過整個前殿,看到了坐在前排末尾的御史中丞魏相,娓娓問道:“魏相,你的想法素來與旁人不同,朕也想聽你說一說。”
“微臣認為元獲最好。”魏相果斷地說道。
“哈哈,魏卿,你莫不是為了讓這四個年號雨露均霑,所以才提起元獲的吧?”劉賀笑道。
天子終於是笑了,原本有些緊張的朝臣們也跟著笑了,朝堂上的氣氛為之一鬆。
“陛下聖明,獲指的是捕獲大蔡,乃祥瑞也,元獲與孝武皇帝的年號元狩有異曲同工之妙。”
“而陛下平時就多次提到過,要比追孝武皇帝之功烈,那用元獲為年號,可作為一個開端。”
魏相說完之後,不少朝臣臉上的神情都有一些古怪,他們經歷過孝武皇帝在位的最後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