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宮在長安城東北,和未央宮的大小不相上下。
二十五年前,孝武皇帝為了求仙而建起了明光宮,並且從燕趙之地挑選了美女兩千人填充於其中。
如今,當年的美女已經風華不在,孝武皇帝更是已經在茂陵中長眠。
明光宮的絕代風采已不見蹤影,只留下了日益破損的宮殿,和在宮牆之下徘徊的宮人。
和未央宮一樣,明光宮也建在一座高臺之上。
在主殿的臺階之下,有開闊的空地,容納千餘人,綽綽有餘。
這片空地本來是給孝武皇帝行禮求仙用的,如今拿來做臨時的考院,讓參加科舉考試的郎官在此考試,是在合適不過的了。
……
今日,為了大漢這第一次科舉考試的聲勢更浩大一些,劉賀要親自監考,不僅如此,他還下詔讓三公九卿及諸博士全都來明光宮,見證大漢朝堂及文壇的這一次盛舉。
大漢文壇的盛舉——這是劉賀親自定下來的詞,張安世和丙吉認為此言頗為恰當。
雖然劉賀對此次科舉考試很是上心,但是霍光其實並不是很在意。
在籌備科舉考試的這十天時間裡,小朝議又連著開了好幾次,在這幾次小朝議中,劉賀都沒有多說話,非常剋制地保持了沉默。
一應事宜,全都都由張安世和丙吉在朝議上彙報,
劉賀本以為霍光多多少少干預一番,但是沒想到後者出乎意料的配合和沉默。
除了公事公辦地囑咐要把一應細節全都思慮周全之外,並沒有太多的插手。
每次小朝議,留下來討論科舉考試的時間,也不過是一兩刻鐘。
其餘的時間仍然是用來討論軍務、勸課農桑、賦稅徵收、錢糧排程和貨物均輸之類的“大事”上。
最開始,劉賀以為霍光是引而不發,想要暗度陳倉做一下手腳。
但是霍光的態度始終都比較冷漠。
這讓劉賀看明白了,空出來的這些雜號大夫,霍光是完全看不上的。
所以也就不甚在意。
如此一來,反倒也就讓劉賀放下心來了。
只要這次科舉考試辦得順利,那麼他就可以借勢在察舉制所有的科目當中推廣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