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淮河邊上的陳錫康並沒有立即離開,而是暫時留了下來,說好聽一點,是留下來陪秦坤伯玩幾天,說難聽一點則是留下來等一些盤纏,而實際後者也才是其留下來的真正目的。
雖說靠著一張能說會道的嘴,陳錫康往往也能討要到一些錢財,可是現在有這樣的機會可以坑人,其當然更願意讓秦坤伯給自己弄一些盤纏在身上了。
而為了弄錢給自己的王爺,秦坤伯這些日子每天都泡在淮河中撿雜物,因為其也只有這麼一個賺錢的法子了。
“陳錫康,你說你害不害臊,自己什麼也不幹,卻讓秦武人這麼累死累活的幫你賺錢。這麼坐享其成,你良心不疼嗎?”
陳錫康沒有離去,竇仙兒與衛青也沒有離去,此時看著江河中起杆撿物的人,這些天來這是竇仙兒不知道第幾次對陳錫康冷嘲熱諷了。
“良心,那是什麼東西,能當飯吃嗎?不能吧?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我走江湖路,這道理同樣適用,讓坤伯幫我賺些路上盤纏有什麼可大驚小怪的。與其有時間嘲笑鄙視我,還不如好好看著,多和坤伯學學。”
見身邊的人如此厚顏無恥,自知多說無益的竇仙兒白眼後也閉嘴,而後專心致志的看著遠處於咆哮江湖之中巋然不動的一葉扁舟。
江水流勢那麼湍急,攜帶的力量肯定是十分恐怖的,但是秦武人卻如此輕鬆的將腳下的小舟穩住,這等雄渾的真氣,只怕已經達到了舉冥巔峰,離神魂凝聚的凝魄境都不遠了!
雖然在這裡已經待了數天,期間甚至請求秦武人與自己切磋比試過數次,但竇仙兒依舊沒有真切的把握出秦坤比的真實修為所在,只能根據自己以往所見所謂,在心裡有個大致的猜測。
道不問壽,佛不問真,而修煉之人則不問境界修為,這是不成文的規矩。所以竇仙兒並沒有大條到上前去問秦武人到底已經到了何等修為。
一到三品為小三品之境,再往上,就是舉冥、凝魄、開息,統稱為上三境,而所謂習武修仙,說的便是這六境。
小三品之境以下,統稱為習武,而一旦入了上三境,那就是修仙了,所以每一個入了上三境的修士都是強者,都有仙資,值得敬畏,而眼前的秦武人不過與自己等人同齡,卻已經展現出瞭如此驚人的仙資!
這淮河之中,怕不是要生出一個凡世間的仙人!竇仙兒在心中嘀咕,曾經的臨江仙就是因為臨漢江大河得悟後,才一舉突破開息之境,成為令世人敬仰的凡仙的!
“陳錫康,要不你也和我練練,我覺得你的劍一還是十分強橫的,就是你的修為弱了一點。”
心中感慨完之後,蹲在河邊的竇仙兒依舊看著前方時,對身邊同樣蹲著的人說到,只是話音落下,她身邊的人卻沒有回應她。
見好一會過去後都不回應自己,竇仙兒眉頭微皺,扭過頭就要質問身邊的人時,入眼所見的一幕卻令其瞬間表情呆滯,瞬間瞪大了一雙不可置信的眼睛看著!
依舊是蹲著,不過此時陳錫康的手掌則是輕輕的放在了水面上。淮河的江水是湍急洶湧之極,但岸邊的話,水還是平緩清澈的。
陳錫康在玩水,可是玩出來的樣子卻令看到的竇仙兒瞬間失神!
竇仙兒在水中見到了一副陰陽魚圖!
“純陽之時一陰生,純陰之時一陽生,以陰陽互逆互補,於神藏之內養氣。”
陳錫康心中唸叨著,放於水中的手下所出現的陰陽魚互抱圖案也越來越明顯,而後其身上傳出來的驚人氣息再次將沉浸在震驚中的竇仙兒驚醒!
突然湧現的磅礴氣機令河中的秦坤伯與遠處正在向老金求學的衛青幾人都臉色驟變!
視線流轉,看到遠處陳錫康身上的異樣後,老金和秦坤伯的身影瞬間消失,只是來到陳錫康身邊的二人並沒有貿然靠近,因為此時一輪由清澈江水所組成的陰陽魚圖案已經將陳錫康慢慢托起。
“人與天地相生,與日月相應。老金,秦兄,陳兄身上這變化是天象吧?”
看著眼前神異的一幕,一路疾跑而來的衛青喘息著說道,眼中則充滿了和竇仙兒一樣的不可置信。
何為天象?就是字面意思,天的顯象而已。可人在天下,是凡軀,如何能得天顯異像,這不是滑稽之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