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自己親眼目睹了陳王的蛻變,也得到了陳王的許可,可以帶著天下強者去到沐平中與陳王求道,不過宋恆終究不是那一心痴迷大道的人,而且身為漢帝,乃是天下一尊郡主之下,其人也知道事情的輕重緩急。
陳王剛剛重傷痊癒,家中之人必然擔憂,如今一家人必然處在團聚之中,自己領著一群人去陳王府中做客的話,有些欠妥。
而且,就潼南中的事情,也必須先處理。
雖然潼南城方圓的五十里之地中已經被三方大軍與三大宗門中的修士圍住,不過從天門中來的小仙界之人終究不是普通人,一支支大軍更是由純粹的修士組成,就兵力上來說雖然遠遠少於凡世間的大軍,不過戰力卻不容小覷,所以宋恆必須提前設計應對之策。
至於去到陳王那裡求道,宋恆打算再等等,畢竟大道上的修煉講究一個循序漸進、水到渠成,即便一眾天下強者聽了陳王大道之悟,短時間內也不會有所突破。
不過即便自己沒有第一時間去往沐平中,但宋恆還是將陳王在盤龍山上悟道的事情告訴了一眾散佈在四處的修道強者。
想到陳錫康最近也有諸多要事纏身,所以宋恆只是挑選了一些自己認為目前急需的重要之人告知訊息,並沒有大肆宣傳。
宋恆知道,陳錫康的道法對於天下修士都一視同仁,不過其人也知道陳錫康在大道上的造詣有多恐怖,所以不是誰都有資格站在陳錫康面前聽授大道的,至少現在不行。
潼南關一戰結束不過才過於一旬多些的時間,親自體會過一種從天門之後而來的人也紛紛散佈到大軍中,成為大軍中的中流砥柱時,卻又分別從漢帝與夏王的口中得到訊息,陳王竟然又一次勘破大道,修為突飛猛漲,貌似又將人間法往上拔高一籌後,所有人心中既有驚喜,也有震撼。
這麼多年過去,凡世間在變得越發非凡,而陳王,不僅沒有江郎才盡,而且越發兇猛之下,如同盡數挖掘自己天賦一般,驚人之舉接二連三,震驚世人!
有資格在第一時間見到陳錫康勘破大道,修為高漲的人自然都不是平常人,不是修為強橫的修道者,便是一帝二王身邊的心腹,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即便眾人心中激動,想要立即去沐平之中求道,不過當下小仙界剛剛降落,少不了有動作後,一眾人到也沒有真的丟掉前線大軍不管。
整個凡世間在短短几年的時間完全變了一個人,至於是變好還是變壞,天下百姓心中卻沒有得出一個結論。
要說好吧,如今就是天上的仙人都來到了凡世間,要與凡世間開戰,仙凡交戰之下,註定戰火席捲天下,可要說不好吧,如今的凡世間修煉風氣興盛,一帝二王率領之下的天下前所未有的昌盛,放眼看去,一切皆欣欣向榮。
心中有這樣的矛盾下,平凡百姓們只是正常的過著自己一日比一日更富裕的生活。
大道補全,靈氣濃郁,風調雨順之下,便是農忙之人田地裡的莊稼的收成也變得好起來,加上凡世間有仙法流傳,人們口口相傳,有天賦之人,修煉之後由突出拔萃者,為國所用,無天賦的人,隨便練上一練,也可以強身健體,何樂而不為。
不過在這修煉與武道突然大興的天下,整個強漢之上同樣開始興學修文,不僅是漢帝宋恆所管轄之地,西陲與夏都之中除了興建宗門傳武,同樣大興書舍,傳經授道,講學興文,教導世人學習君子之道,聖人之為,同是有力著報國,無力著修身養性以恪守自身。
有武而無文修身,容易起紛爭亂事,所以在當初大肆宣揚修仙時,宋恆、陳錫康與夏春秋對於我文學儒道便同樣沒有落下。
當今天下最大的一家書院天樞學院便是如此而建立的,而隨著大世修仙之風興盛的這些年,那些考入了天樞學院的芸芸學子不僅學文而且學武,文武有成之下,是一帝二王手中不可多得的能人才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