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靜的營帳之中,傷口已經完全處理妥當,只要陳錫康靜養一些時日即可。
而因為有《境銘胎》的原因,體內的乾陽元氣正在以非同尋常的速度滋養和洗滌陳錫康的血肉,讓其身上的傷口以驚人的速度恢復時,看到諸葛大明等人出現在懷吉之內,大戰一場結束後,陳錫康便立即朝沐平之中送出了一封信。
不知道懷吉之中到底是一個怎樣的情況,但是經過之前故作衝鋒的一次激戰,陳錫康也感受到了,懷吉之中守軍力量的雄渾之處不弱於西陲大軍多少。
然而根據之前得到的情報,江南之中的兵力分佈主要都在洛京之中,剩餘的兵力便分散分佈於各大城池之中,但現在懷吉之中突然出現如此雄渾的兵力,也就是說平襄或是洛京之中有了大量兵力調動,而這樣調動後的兵力便增援到了懷吉之中。
但想到以褚翰墨的性格,還有其以大局為重的觀點,其人一定不會動到洛京之中的根基,並聯想到之前曲鎬和金陽之中出現的守軍數里都比情報之中還要多出了一萬之數左右後,陳錫康在心中猜測,現在的平襄之中應該是一座空城!
至於平襄之中的兵力,陳錫康猜測應該都被調集到了懷吉之中,而也正是因為心中有了這樣的猜測,所以陳錫康需要讓自己的姐姐也行動起來。
從進入江南開始,西陲大軍就沒有與褚翰墨髮生過正面碰撞,甚至褚翰墨都沒有露過臉,只是透過一座又一座城池來試探和削弱西陲大軍的實力,就是為了在洛城之中決戰時,讓自己處於必勝地位,所以陳錫康在攻下一座又一座城池之前,也必須最大程度的減少自己的損失,否則即便是打到了洛城之外,最後的結果也只是被褚翰墨慘敗而已。
有意讓自己的姐姐去調查平襄,蒐集相關的情報後,陳錫康也不急著對懷吉動手,而是于軍營之中靜靜養傷。
之前於城池之下與諸葛大明和百里長風大戰一場之後,知道不管平襄之中的情況如何,自己都免不了與二人有一場死戰,陳錫康時隔許久之後,也再次靜心投入到修煉與調養生息中去。
要想攻下懷吉,其他暫且不說,諸葛大明與百里長風要是出現在戰場中的話,陳錫康就必須將二人拖住,否則以二人的實力,一旦進入戰場之中,無人能擋不說,神勇之姿展現之下,也會給大軍的信心帶來巨大的打擊。
將對將,兵對兵,這是戰場上不成文的規矩。
不過陳錫康暫時不想對懷吉動手,懷吉之中的諸葛大明在一戰過去十天的時間後,見陳錫康依舊遲遲沒有動靜下,本人卻有些蠢蠢欲動起來。
此時的懷吉之中,雖然在之前的一戰之中自己二人也受到了不小的創傷,現在傷勢同樣沒有盡數痊癒,不過知道陳錫康的傷勢更加嚴重之下,諸葛大明也在考慮要不要主動出擊,在陳錫康沒有準備好時,對其來一場風馳電擊的突擊戰。
不過要主動對城外的西陲大軍出擊的話,懷吉守軍據城而守的優勢就會盡數丟失,即便在將平襄之中的兵力調集過來之下,懷吉之中有將近五萬的兵力,可城外有七萬西陲大軍,自己的勝算依舊不大。
知道此時城外的陳錫康不僅在養傷,也一定在想盡辦法的收集懷吉與平襄之中的情報,不想讓陳錫康將一切都準備就緒,而後再像之前攻打曲鎬和金陽一樣攻打懷吉時,諸葛大明還在心中猶豫。
很快,三天的時間匆匆過去,而經過三天時間的深思熟慮,懷吉之中,諸葛大明終於還是在心中做下了決定,做下了主動出擊,攻打城外西陲大軍的決定!
雖然不是懷吉的城主,不過諸葛大明乃是名聲赫赫的諸葛世家後人,如今來到懷吉之中,一切事宜,自然由諸葛大明來做定奪。
懷吉五里之外,平坦的大地上,數萬西陲大軍已經在這裡駐紮了半月之多的時間,從高處看去的話,能看到整齊排列的帳篷綿延了一里之遠,而此時的帥營之中,當陳錫康身上的傷勢以驚人的速度恢復之後,僅從表面看去的話,已經看不出有什麼大恙的陳錫康,已經再次換上那身靜靜數月便佈滿累累傷痕的萬鱗甲。
“錫康,城裡的守軍真的傾瀉而出了,動靜不像是聲東擊西,也不像是要試探咱們的樣子,而率軍衝鋒的,正是之前與我們交戰的三人。”
整個營帳之中的幾位萬夫長都因為陳錫康的不怒自威而正襟危坐時,匆匆而來的王馬開口之後,也將安靜打破。
“還真不愧是諸葛後人,這份膽魄與覺悟,倒是不得不讓人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