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在諸葛大明決定要來到洛京之中與陳錫康較量智慧時,其也跟著來了。
但是二人出現在洛京一事陳錫康根本不知道絲毫,因為二人有意隱藏行蹤而來,即便是影子閣,也不能收集到情報。
雖然都是經歷過專門訓練的,不過影子內閣中的人從心裡抗拒去到漢陽之中收集情報。
漢陽之地簡直固若金湯,即便是訓練有素的影子內閣,也幾乎不能滲透到裡面去。
西陲在籌備,漢帝宋恆也在籌備,所以了有了現在長燕一家搬離江南,洛京之中被全面鞏固的局面,而夏都之中,將一起都看在眼裡之中,夏春秋也終於開始有動作。
汴京之後才是燕京,雖然之前已經將大半個汴京打下來,不過因為帶兵支援陰山中的黃淮與冉凱,導致汴京所幾乎被江王吳秀佔領,所以要動燕京,夏春秋得再次將汴京打下來。
行軍打仗,糧草先行。現在有了陰山作為依靠後,夏春秋也不用再擔心支援不及時,或是與吳秀髮生拉鋸戰導致糧草供應不足的局面出現。
知道戰事一觸即發,夏春秋也開始向陰山之中投放兵力和糧草,就等著西陲的大軍直下江南時,自己帶直撲汴京之中!
雖然知道無論是馬上到來的汴京之戰,還是之後的燕京之戰,對自己都十分重要,不過這次夏春秋並沒有直接動用黑水軍,也沒有動用曹亦,而是如之前一樣,帶上了李牧、黃淮和冉凱。
李牧的能力不用質疑,如今頗有些子承父業的意味不說,之前在汴京之中,其也再次展示了自己的軍事才能,至於黃淮和冉凱的話,之前的陰山一戰已經足夠說明二人的非凡之處了。
才打了一戰,就獲得了陰山雙傑這樣的稱號,而且即便是站在夏都對立面的長安,對於黃淮與冉凱陰山雙傑這樣的稱謂,都選擇了預設。
雖然承認黃淮與冉凱陰山雙傑的稱號,頗有些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的味道,不過二人的戰績擺在那裡,誰人也做不多無視。
不過陰山雙傑這樣的稱號雖然成就了黃淮和冉凱的榮譽,不過卻成為了另外兩人心中解不開的結。
對於陸凱旋和簫劍一來說,陰山雙傑這四個字,永遠是自己的恥辱!
而也正是因為對陰山之中的事耿耿於懷,知道天下又有戰士要起之後,無論是戰敗之後陰沉了許多的陸凱旋,還是一如既往被宋恆親近,但本人卻憂鬱了許多的簫劍一,此時都再次請見漢帝宋恆,想要再次征戰沙場。
對於陸凱旋和簫劍一想要回到戰場上去這樣的請求,大明宮中自然是有鄙夷之聲出現的,尤其是對於陸凱旋這樣無依無靠的山野小子,許多老臣甚至暗嘲其不知天高地厚,妄想以自己的微弱之力去搏西陲和夏都這兩頭猛獸。
對於二人,朝中有緋議之聲也無可避免,所以宋恆也沒有刻意去管,不過對於二人的請求,陸凱旋被拒絕了,而簫劍一則被同意了前往洛京之中。
宋恆拒絕陸凱旋的理由很簡單,洛京之中已經有十二赤旗之中的乙字旗和將軍褚翰墨,所以即便陸凱旋胸中有才能,但是其人還不夠成熟之後,宋恆拒絕了其前往洛京之中,不過簫劍一的話則不同。
說到底簫劍一併不是將軍,其只是擁有強橫的實力而已,不過這樣就夠了,屆時以其強橫的實力帶兵衝鋒即可。
而戰場之上,自然是勇猛之人越多越好。
天下三分,沒個謀事人的心中都有屬於自己的算計,即便能少許的猜到彼此心中在計算著什麼可互相糾纏之中,陳錫康、宋恆和夏春秋誰也不知道誰真的想幹什麼,所以三人碰撞在一起後,必然要迸發出驚人的火花。
不過這也第後來的事情了,現在的話,每個人都在有條不紊的布著局。
帶著數百人從慧靈之中離開後,王馬路上也沒有耽擱,徑直朝著沐平之中而去,不過當靠近沐平時,這位從披戰甲的大將軍卻因為耳聞之事暫時停了下來。
從慧靈回去沐平的途中,王馬聽到了有人在瘋狂打聽漢江撿屍人訊息這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