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那塊田地之外,另一個物品玄黃之氣。
朱高煜研究推測,這種玄黃之氣,應該是個人對他的崇拜,以及信任所產生的信仰之力。
這幾天,朱高煜驚喜的發現,漂浮在田地上方的玄黃雲團,增加的速度明顯比以往快了許多,而且增長的數量也在增加。
以前每天形成的玄黃之氣,大概在一個半量左右。
“量”,是朱高煜是對玄黃氣息的一個計量單位的統稱。
每一量可對一塊田地,進行一次灌溉。
沒出海之前,朱高煜每天可得到一個量的玄黃之氣。
出了海,朱高煜接觸的國家越來越多,認識的人越來越多,每天生產的量,就開始緩慢的增加。
錫蘭國事件之前,已經達到了每天一個半量。
而就在今天早上,每天的產出增加已經達到了4個半量,並且增長的勢頭,依舊沒有停下。
這讓朱高煜非常驚喜。
這麼多年來,他在澆灌田地之餘也在節省著用量,準備攢夠100個量,再次開拓新的田地。
田地多了才能得到更多的糧食。
虛幻空間的一塊田面積,約有十畝大小。
自己一家吃倒是沒問題,可想到未來計劃,所需要的那龐大糧食數量,一塊田的生產,哪怕產量再高再快,也杯水車薪。
所以,朱高煜需要更多的田地,好在將來發現澳洲大陸開發的時候,有足夠的糧食支撐。
經過六七年的積累,朱高煜手中已經有了80多個量。
不是朱高煜不想多積攢點,而是每天的用量在那裡擺著,他想留都留不下來。
朱高煜也想過不種糧食積攢個幾年。
結果他這個想法,只堅持了幾天就放棄了。
空間非常坑人,哪怕田地空著不種東西,每天也必須用一個量溫養,否則土地就會慢慢的沙化。
一旦土地沙化了,想要救回來,估計付出的量,也不是個小數目。
既然種不種糧食都會消耗,朱高煜也不在想什麼歪心思了,老老實實的每天灌溉,當起了老農民。
有時候種地澆灌時,都會讓朱高煜回憶起,前世定鬧鐘管理企鵝農場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