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王肖山羽帳下有十二衛大將軍,但這些人並不是都留在他身邊,十二位將軍中除了齊翦和他的大兒子肖望北被留在了身邊之外,其餘十位將軍都被他散佈到遼東邊境的各個重要關隘之中,比如藍田關以南的虎牢關內就要兩位將軍駐守。
這十二位將軍在地位上並無高低之分,要是沒有他們數十年如一日的邊防駐守,那大楚境內百姓的安居樂業也就不存在了。
不過地位雖無高低之分,但各自統軍數量卻有多寡之別,比如那位齊翦將軍帳下就有九十九連營。
大楚軍隊建制一般而言都是五人為伍,設伍長一人;二伍為什,設什長一人;五什為屯,設屯長一人;二屯為百,設百將一人。
而一個營具體能有幾個百將,那就要看它的營長有多大的本事了。一些在軍中有名有號的大營和老字營甚至比一些雜號將軍領的軍隊數量還要多!
塗熊就是齊翦帳下蠻衝營的一個屯長,這蠻衝營最早設立可追溯到當年楚政的老爹楚天第一次直面草原騎軍的時候。
那時候大楚還是以步兵為主,騎軍為輔,倒不是大楚不願意發展騎軍,而是關內良種戰馬的數量實在太少,建不起來太多的騎軍,當時明面上就只設立了十個騎兵營,而這蠻衝營就是其中之一!
後來肖山羽被封遼東王,而大楚境內的黑甲玄騎又已經開始建立,於是就把這老十營的騎軍劃歸到了肖山羽帳下,再後來輾轉反側就到了齊翦的手裡。
其實這些年來,塗熊在邊關立了不少功,按理來說當一個百將已經是綽綽有餘的了,但他每次都會把功勞分給自己手底下的兄弟不給自己留下半點,以至於他的好多手下都已經升職成了和他一樣的屯長或者被調去了前途更好的黑甲玄騎裡,只有他還在原地踏步!
可他從不因此覺得沮喪,他說自己在這蠻衝營裡待得太久了,去了黑甲玄騎那邊反而會不習慣,要是升職的話,他又舍不下屯裡的這幫老兄弟。
他還說自己都已經是一把年紀的老骨頭了,還去搶那些個功勞幹啥,分給底下那些年輕的兄弟們說不定還能讓他們走得更順一點!將來他們要是當上了將軍,他這個老屯長說出去也有面子!
今天對塗熊來說是一個好日子,屯裡又被調走了十個老夥計,給他送來了十個雛兒,沒有了晉升之心後,調教這些沒見過血的後輩小子就成了他為數不多的樂趣。
他還有另一個更大的樂趣就是閒暇的時候偷摸喝口酒了,這一點就算是他上頭的百將知道了也不會來追究他,當初都是一起捱過鞭子撒過尿的兄弟,對這個老傢伙,他們也大多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今天這些新兵雛鳥入屯,塗熊打算給他們好好的上一課,他主動給上頭的百將打了招呼,把今天的巡邊工作攬了下來,他準備帶著他們到草原裡好好的逛一圈,最好是去見見那些草原蠻子。
天山關出去之後就是十二狼王中鮮于狼王家的地盤,這個鮮于家也是近些年裡和他們天山關發生摩擦最多的一家部族。
隊伍集合完畢,這次出行塗熊將全屯的人都帶上了,是帶新兵出去見世面不假,但也要護住他們,讓他們安安全全的回來。
塗熊看著那十個經過集訓後顯得英姿颯爽的新兵點了點頭,這批新兵可要好好帶了,別像那些老兵油子一樣,有時候寧願挨鞭子也不聽他這個屯長的話。
“出發!”
塗熊一騎在前,身後整整齊齊的跟著他的五十騎,這些騎軍可都像是他的孩子一樣,有時出任務損失了一個他都要心疼好久。
雖說活了半輩子已經見慣了生死,但塗熊還是牢牢的記住了在他手底下死去的每一個人的名字,他怕要是連他都不記得了,就沒人記得他們的功勞了。
出了天山關以後,就有當先五騎快馬加鞭衝到前面打探情況去了,塗熊就帶著剩下的人不快不慢的朝草原方向前進,不過他今天打定了主意看不見那些草原蠻子就不回來了。
細細算來,塗熊成為這蠻衝營的騎卒沒有二十年的時間只怕也有個十七八年了,所以那怕他閉著眼睛騎馬都能在草原上找到他要去的方向。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塗熊打馬走在草原上時多少有些出神,沒過多久嘴角還掛上了一絲和煦笑容,看樣子是想到了什麼開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