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映這件事在電影市場上是挺常見的,但是像《功夫》這樣點映的就不常見了。
一些營銷號們在查閱了多方資料後,突然發現了一個事實。
那就是《功夫》的點映票房已經是華夏電影史上點映票房最高的電影了。
“點映票房比別的電影正常上映都高了!”
“有你這麼點映的嗎?”
“不對勁啊,就算是場次多,這種票房也不應該啊。”
網路上,關於《功夫》的各種討論已經起來了。
在點映前,大家對電影內容只是猜測,隨著兩天的點映結束,看過這個電影的人少說也有十幾萬人了,這些人裡大都是許燁的粉絲。
只要有十分之一的人在網上發帖討論,那也是一萬多人。
而《功夫》的評價只能用四個字來形容,那就是好評如潮!
當湯志榮這種老牌導演也在微博上發帖誇讚《功夫》後,電影圈的一部分人就收起了心裡的偏見。
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電影圈裡很多人看許燁都戴著有色眼鏡。
可湯志榮這種傳統派的人都倒向許燁了,足以說明,許燁的這部電影真的把他給征服了。
“功夫真的有那麼神嗎?”
“我也買個電影票去看看吧,好傢伙,明天排了三萬場!”
“都這個年代了,功夫片真的有出路?”
很多電影行業的人都紛紛買票,準備去電影院裡看一看《功夫》,看看到底怎麼個事。
點映第三天,《功夫》的排片場次直接翻倍,排片率也進一步上升。
即便排片增多,《功夫》的上座率依舊保持在了50%以上。
等到今天的一批觀眾看完《功夫》後,網上的討論徹底被引爆了。
原因則是今天去電影院裡有一部分人要麼是影評人,要麼是業內人士,這些人在網際網路上粉絲比較多,話語權比較大。
這些人的聲音匯聚在一起,聲勢也不小。
這些影評人看完電影后,內心非常糾結。
有些粉絲多的影評人,以往影片的宣發團隊會專門請他們去首映現場看電影,還得給車馬費潤筆費,最後他們在網上寫一篇影評,給電影說說好話。
許燁就從來沒有做過這種事情。
問題是,許燁的電影影評他們還不得不寫。
許燁的電影太火了,你不寫別人寫,網友們看的就是別人的影評。
不寫,損失只會是他們。
而在今天看完《功夫》後,大家的感覺也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