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個歌名,袁旭文一看就知道又是一首華夏風的歌曲。
“這首歌都放在東風破後面了,想必和東風破比起來是有一定差距的。”
今天袁旭文依舊是和王啟東一群人一起品鑑許燁的作品。
他們私下裡還會專門開一個分析會,去分析許燁最近這幾首歌,這幾首歌是真能學到東西。
王啟東道:“的確,在華夏風的歌曲上,我已經很難想到還有什麼歌曲可以超越東風破了,就算是許燁本人出手,也不一定能創作出來了。”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常人能有一首這樣的作品就已經足夠了。”另一個詞曲人也道。
眾人的臉上都帶著輕鬆愜意的笑容。
昨天的《東風破》的確讓他們聽爽了,也給了他們很大的啟發。
袁旭文沒再耽誤時間,點選了播放,隨後坐回了椅子上。
聲音緩緩從音箱裡傳出。
這個聲音剛一出來,袁旭文的板凳還沒焐熱呢,直接就站了起來。
他的臉上帶著詫異之色。
前奏裡,古箏的聲音徐徐傳來,直接把他驚豔到了。
實在是太抓耳了。
甚至袁旭文的腦海中都浮現出了一幅江南煙雨的風景。
在座的其他人反應也和袁旭文差不多。
這個前奏的確很驚豔。
許燁的歌聲也在此傳來。
“素胚勾勒出青花筆鋒濃轉淡~”
“瓶身描繪的牡丹,一如你初妝~”
“冉冉檀香透過窗,心事我瞭然~”
“宣紙上走筆至此擱一半~”
幾句歌詞一出來,在場的幾個作詞人收起了臉上的笑容,轉而認真思索了起來。
他們感覺他們已經不是單純的在聽歌了,而是在鑑賞一首歌,在學習一首歌。
就光“濃轉淡”這三個字,就夠他們去學的了。
後面的兩句裡,使用了虛實結合的手法。
牡丹是實,你的初妝是虛。
檀香是實,心事是虛。
這幾個作詞人也聽出了其中的巧妙。
這已經不是在寫歌詞了,這是在寫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