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看下一集,就得等明天晚上更新了。
今夜,當時間來到九點後,話題“我在故宮修文物”登上熱搜,並且熱度還在快速上升。
“這部紀錄片改變了我對紀錄片的偏見,太好看了!”
“師傅們都太有意思了,還有那個小姐姐,她的笑容我承包了!”
“感謝他們,才能讓我們在博物館裡看到這麼多的文物!”
微博上,無數的網友都已經看完了第一集,來到這裡參與討論。
這個紀錄片,實在是太讓大家驚訝了。
大家的心裡都有著一個共同的想法。
那就是紀錄片居然也能這麼好看。
實際上,在地球上,最開始紀錄片看的人根本不多,很多紀錄片也非常枯燥乏味。
越是這樣,大家越不想去看紀錄片。
真正的轉折點是《舌尖上的中國》,從這個紀錄片開始,紀錄片徹底走向了大眾視野,之後誕生了很多精品紀錄片,在大眾範圍內也廣泛傳播。
《我在故宮修文物》就是其中之一。
“許燁也太強了吧!他居然真的會導演!”
“我一開始真以為他開玩笑的,導演這事他也能幹?”
“院長牛逼嗎?智商換的。”
網路上的討論愈演愈烈,最終,我在故宮修文物這個話題,直接登頂了熱搜第一。
今夜,關注紀錄片的可不止網友們,還有紀錄片的主人公們。
他們或是在家裡的電視上,或是在電腦上,觀看這個講述著他們故事的紀錄片。
每每看到有趣的部分,他們的臉上也會露出會心一笑。
企鵝影片上,我在故宮修文物的熱度也不斷的上升。
影片的熱度,綜合了使用者的播放行為,搜尋行為,互動行為等資料,得出了一個熱度值。
至今為止,還從來沒有任何一個紀錄片的熱度值可以超過一萬。
能到三千以上都很難很難。
然而,《我在故宮修文物》開播一個小時後,熱度值就已經超過了三千,成為了紀錄片區域的熱度第一。
兩個小時後,熱度值破五千。
三個小時後,熱度值破九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