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是自己承認了自己兒子偷了我之前被偷的柴火雞、漢堡以及昨天的炸雞和今天的火鍋?】
聽到對方問出這話,作為政法大學學生的蘇凡立馬反應了過來,對面特麼是在釣魚啊!
想讓原本屬於正義的自己倒在自己的招供之下。
只要他喪失理智罵對方,你兒子不是第一次偷外賣了,活該!
又或者說指責對方,作為成年人你有教育過你兒子偷外賣?現在進醫院了你來找我?!
再者是其他發洩、覺得爽的話反擊對方,那就直接完犢子了。
百分百進了對方設好的套!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對方舉例了之前的例子,問他是不是因為孩子在之前偷吃了他的外賣,所以這會兒點了這麼辣導致了孩子進醫院。
這其中就存在一個主觀和故意的問題。
原則上作為一個成年人,對小孩吃這麼辣的辣椒的後果是有一定預見性。
而他故意點了這麼辣,肯定知道小孩吃了之後會產生嚴重後果。
這就是主觀上的故意報復。
一旦這個被實錘,那這波哪怕自己佔理,回頭一樣要大出血!
好陰險啊!
一般人估摸著就被忽悠進去了吧!
不過對方忘了一個問題。
用這個來引誘自己也就是相當於把他兒子乾的事暴露了出來。
只要自己死咬著這外賣就是點給他的,他就喜歡吃辣,那麼他完全可以反向釣魚。
有句話怎麼說來著,渾人總會有碰釘子的一天,而今天就是!
只見到此刻他繼續引入這個話題對著反問道。
只要把這件事坐實了,他手頭上就有了證據。
當然單純單次偷盜幾百塊錢是不能立案的,只能給個行政拘留啥的。
可要是多次偷盜的話,那是會立案的。
就算不追究責任到時候給對方來一個案底那也很快樂不是?
【承認又怎麼樣,大不了我賠你外賣的錢!趕緊來醫院付我兒子醫藥費!】
那邊很爽快的就承認了這件事。
因為在這位8棟的家長看來。
他兒子偷的外賣才幾個錢。
現在他們家已經用去了這麼多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