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道歡迎的百姓隊伍之中,似乎有一些人的家人也是軍人。
不少人在翹首張望,除了向那些歸來的軍人打招呼之外,也有人在人群中尋找著什麼。
有的人終於找到了他們所要尋找的目標,便高興得跳了起來,呼喊著向那人使勁地招手。
而隊伍中的人軍士在發現了家人來歡迎之後,也是不停地揮手,顯得很是興奮。
但是,也有一些人在不住地尋找中,始終沒有發現自己所要尋找的目標,臉上不禁露出了失望的神色。
其中有的人也知道了一些宮廷秘聞,知道了自己的家人不是三皇子一夥,甚至是去阻擊三皇了。
但是後來又聽說,有不少人都投降了三皇子,成為了三皇子的人。
這些人則是最為忐忑的那些人,他們在尋找的同時,還在祈禱,至於是如何祈禱的,祈禱了什麼,也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了。
總之,絕大多數人都是興高采烈的,也有一些人,情緒逐漸低落。
但是五六萬人的隊伍,一字長蛇地向前行進,拉開了很長的距離,後邊還有不少人沒有到來,也不至於就此絕望了。
歡迎的隊伍中,人生百態。
而城門前,唐僧靜靜地站在人群中,也在等待著。
此時,城中中走出了一隊人馬,先是數百名御林軍。
隨在御林軍身後的是三皇子的母親容貴妃,容貴妃的身後則是那些朝中大臣。
右邊有宮女太監捧著一盒東西,數量並不多,隨在隊伍的後方。
他們在城門前列開了歡迎儀式,鋪展開很大的範圍,周圍的百姓自然也隨之後退。
類似於這種皇家的禮儀,普通百姓通常是不可能,也沒有機會近距離觀看的。
他們通常都會被官兵使用長槍遠遠地隔開,至少隔開百十丈意外的安全距離,才可以遠遠看上一眼。
而現在,似乎一切都與之前有所不同了。
雖然也有御林軍在維護著秩序,安排那些百姓後退,但是卻沒有了以前的暴力行為。
甚至連御林軍也變得和氣了許多,而且,也沒有把這些人逼迫到很遠的距離,只要城門前的距離足夠了,御林軍也就不管那麼多。
很快桌椅擺在了城門前,桌椅上面都鋪這黃色的綢布,上面擺了香爐、酒盞、蠟燭等物。
眾多大臣隨著容貴妃在香案後靜靜地等待著,這些人有的年紀都很大了,卻都是那樣安靜地站著,沒有人說話,也沒有人左右晃動,更沒有人怕累而找地方坐下。
這一點,在唐僧看起來,實在難能可貴。
因為這些人基本都是從天牢裡出來的,身上帶著不同的傷勢,有的人身體還很孱弱,如果真的需要的話,坐在椅子上也無可厚非。
而他們卻是在堅持著。
尤其是在這些天一直在城中忙碌的前提下,他們還能做到這個地步,讓唐僧感到非常的欣慰。
應該說,這些人都是勤政的人,正是輔佐三皇子的最好人選。
朝臣不太多,有很多大皇子一派和二皇子一派的大臣還在天牢中關押,朝廷中很多職位都由這些人兼任,也只維持大夏的基本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