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中,唐僧在凡人所看不到的高度,停留了大約半個時辰。
他清楚地看到了大晉皇族隨後的反應,看到了皇帝著急百官議事,看到有人把佛祖誡石圈起來,加以保護。
並沒有敢挪走或者敲碎。
他看到了即便自己離開了皇宮上空之後,從京城中消失,大晉的許多臣民依然向自己離去的方向跪倒,焚香叩拜。
百姓都是好百姓,關鍵在於皇族的引導。
看看這裡的事情有了結果,唐僧索性也不在大晉多做停留。
他在高空中全速飛行,接連去了幾個周邊的國家,每一個國家他都留下了一塊佛祖誡石在該國的黃公外邊。
上面的內容幾乎大同小異。
都是倡導和平,反對戰爭,警告皇族施行仁政,善待子民,減少苛捐雜稅。
同時也有對朝廷百官的告誡,讓那些大官們能夠愛民如子,秉公執法,主持正義。
當然了,在放下佛祖誡石之前,唐僧肯定都會在該國的皇宮上面露一面,引起京城震動,無數百姓焚香叩拜之後,才放下佛祖誡石的。
倒不是唐僧喜歡被人叩拜,是因為他想把這件事情的聲勢造得更大的一些,讓更多的人知道這件事情,然後才能有更好的效果。
就比如任何一個皇族想要打動戰爭,他不可能是親自去前線打仗的。
他肯定是需要軍隊,需要將領和士兵,那麼即便皇帝窮兵黷武,不理會佛祖告誡,但那些將領和軍士卻未必。
那樣一來的話,軍士不想打仗,皇上也不會違拗天下民意強行逼迫。
如果強行逼迫的話,很麼能適得其反,會造成天下大亂,甚至會面臨著有大軍造反的可能。
畢竟在佛祖誡石上,唐僧寫得很明白,如果皇族妄自發動戰爭,將會換掉他們整個皇族。
這一句話還是很有震懾力的!
但凡那個國家的皇子還沒有瘋掉的話,就不可能冒著這麼大的風險去做沒有好處的事情。
如此一來,即便某一個國家會發動戰爭,其餘的國家很可能聯合起來,予以反擊,共同滅掉了這個國家。
因為佛祖誡石上也有著這樣的吩咐……一國黷武,眾國合力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