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有四百多家寺院正在招收弟子。
山谷中東一處,西一處,穿著不同顏色僧衣的僧人們在向圍在附近的人推銷各自的寺院。
希望能夠打動那些想要拜入佛門的少年。
是的,到這裡來的,最吃香的是少年人,甚至有的只有六七歲,連少年都算不上,只能算是頑童。
在這裡,年紀太大的人不吃香。
無論是佛心塑造還是修行,都已經錯失了最佳的年齡。
而各寺院招收弟子,最大的初衷還是為了招收一些資質上好的少年,也好壯大各自的寺院。
因為這個世界,並不太平。
在這裡,整個西涼山,只有兩家寺院沒有在這裡設立招收站點。
一個是佛門聖地,大悲寺,另一個則是正在舉行立寺慶典的普濟寺。
但是,與大悲寺不同的是,普濟寺並非毫無作為。
在山谷的一側,豎立著一塊巨大的牌匾。
上面畫的是西涼山的地形圖,也可以說是一條線路圖,線路的末端便是普濟寺。
這樣的地形圖,並非這裡這座山谷才有。
而是在進入西涼山的每個路口,唐僧都安排了僧人,豎立了這樣的標牌。
在此之前,普濟寺籍籍無名。
哪怕是經歷過之前五場比試,普濟寺的名聲也只是在西涼山內部打響了,對於那些這幾天才剛剛趕到的外地人來說,這個名字還是相當的陌生。
但是,這塊大牌子卻是成功地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牌子上只是從各個位置抵達普濟寺的路線,但是除此之外,並沒有任何招收弟子的資訊。
路線圖中除了標註抵達普濟寺的那座主寺之外,還在其餘九處位置,標註了九座普濟寺的禪院。
便是玄奘從大悲寺拿到的二到十,那九座寺院。
如此一看,僅從大牌子上,便能看出來,這個普濟寺肯定非同一般。
居然九座禪院,彼此距離不等,但是卻是輻射了大半個西涼上。
不熟悉普濟寺的人,也能從中猜出來一些什麼,似乎這座普濟寺,有點東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