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一行人圓滿完成本次參加競買會的使命,凱旋而回。
當一行人距離普濟寺大營還有數十里的時候,普濟寺大營中,立刻一道道身影從飛出,朝著玄奘等人所在的方向電射而去。
全部都是身上披著大紅袈裟的原來各寺院高層,飛在前面的,豁然就是普濟寺的一把手,方丈慧心。
一道道紅色身影,紅光一閃之間,已經飛到了唐僧等人的身前。
“玄奘大師,怎麼樣?”從唐僧等人的神情中,慧心已經能夠猜到,肯定是拿到了落腳西涼山的寺院,但是具體拿到了幾個,唐僧等人的神情裡卻沒有寫出來。
因為這些人都知道唐僧此去競賣會將會遭遇到什麼,那將會是遭到一大悲寺為首,甚至是大悲寺親自主導的,各西涼山寺院參與的,對普濟寺的一場阻殺。
形勢之嚴峻,競爭之激烈,可想而知。
自從唐僧帶人離開後,這些留在普濟寺大營中的人,便心中惴惴不安,如果拿不到一定數量的寺院,那麼普濟寺這兩萬僧人,將會面臨著有人繼續住帳篷的結果。
而這種結果雖然不是不能克服,但是,普濟寺不是原本的一個整體,而是多家寺院的結合體,現在還是最重要的磨合階段,那麼問題來了,如果一定有人要住帳篷,該誰住呢?
讓人家新加入的普濟寺的僧人住,顯然是不合適的,那樣是不是存在著厚此薄彼的嫌疑?
非常不利於團結,不利於磨合,更不利於普濟寺的發展壯大。
那麼,要是讓普濟寺原來的弟子住呢?
這種捨己為人的精神雖然是好的,但是住帳篷可不是一天兩天三天四天的事情,而是在新寺擴建完成之前,都要住帳篷的。
把外來人放在重要位置,而慢待本寺僧人,時間一長,普濟寺的原班人馬肯定會有意見,更可能會離心離德,與這位方丈生出隔閡。
這也同樣不是慧心大師願意看到的。
此外還有一個折中的方法,便是無論是新來的,還是原班的,每一家都出一定比例,一起住帳篷,這下宗沒有說的了吧!
可是,這樣也不行。
人往高處走,水往地處流,為什麼要加入你普濟寺呢?
其根本原因不是有比以前更好的發展,更優越的環境,更適於修煉,更能找到一個僧人的尊嚴。
好嘛,。原來都是住的禪房,窗明几淨,到了你普濟寺,呵呵……天天住帳篷。
尊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