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事情都定下來之後,場面一下就靜了下來。
在大悲寺的安排下,普濟寺眾人與其他要求競買大悲寺新建寺院的各家寺院代表,一同進入外事殿的大堂之中。
這處大堂極其寬敞,裡邊一應設施俱全,只需稍作佈置,便可投入。
類似於這種競賣,大悲寺經常主持,程式早已經形成既定的規則。
大悲寺主持這次競賣的,就是之前從外事殿出來調解的那位老和尚。
他首先宣讀了競買規則,與佛心競買規則相差無幾,都是價高者得之,成交之後當場交割。
並且也約定了靈石和黃金的兌換比價。
唐僧注意看了一下,普濟寺是作為一家出現的,其餘十家也都算在普濟寺之下。
除普濟寺外,其餘參與競價購買的寺院共有十家。
與準備競買的寺院數目完全相同。
看到這個數目,唐僧便已經知道,肯定大悲寺方面已經做好了充足的準備,絕對會全面封殺,不允許普濟寺在任何一座寺院上以低價購得,不讓普濟寺佔到一點兒便宜。
這是把普濟寺當做肥羊,肯定要一通宰殺的。
宣讀完競買規則之後,有大悲寺的弟子給在場的十一家競買買家發下十處新建寺院的地址圖以及相關的詳細介紹。
唐僧拿到圖紙,看了一遍裡面的資料。
每座寺院所佔的畝數,房間數,大殿數,寺院長寬,圍牆高矮等相關資料,都記錄得非常詳盡。
此外。還詳細標註了各個寺院的地理優勢,周邊風景以及賣點。
就算是從來沒有到過這些寺院的人,光從圖紙上就能夠看出各個寺院之間的優點和劣勢。
從這一點上來說,大悲寺還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這樣一張圖紙,唐僧相信,大悲寺不會在上面作假的。
畢竟這樣的事情很容易查證,而且唐僧在之前已經與慧心方丈到各處寺院都看了一遍,已經做到胸有成竹。
各個寺院上都沒有標註名稱,而是以一到十的序列號兒來代表。
畢竟寺院的名稱要以買家。來自行確定。比如,如果普濟寺買到的寺院,那麼命名權就由普濟寺來確定,是叫普濟寺還是普吉寺,別人都無權過問。
那是產權主人的自由。
此時主持競賣的大悲寺老僧開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