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怕人聽到,還使用了神念傳音。
其實在聖地之中,雖然有挑戰這條規定,但是卻很少有人使用。
大家都低頭不見抬頭見的,有什麼矛盾私下裡解決就好了,私下裡解決不了就等對方出山再解決。
一旦這樣的挑戰發生,無論是誰勝誰負,都得結下仇了。
另一點,要挑戰就得花費五百兩黃金,黃金不是黃泥啊,誰家也不產這東西,能不浪費就不浪費啊。
因而,這樣的好熱鬧,還真是很少能夠看到。
訊息一經傳開,陸續有人從別的地方趕來,其中甚至還有身穿黃色僧衣的大悲寺弟子。
唐僧顯得很悠閒。
慧心也顯得很悠閒,現在他正在做一件事情,手裡拿著一個儲物戒,在清點裡面的財物。
這枚儲物戒正是在天蠻城中,城主廖東沙送的感謝費。
因為一路奔行趕路,他也沒來得及檢視。
本來多少都無所謂的,但是看到大悲寺這麼愛財,總之一切事情只要有錢在這裡都能解決,錢對他來說也就變得重要了。
更何況要買一個大寺院,所需要的數量可是不少,他得清理清理家底兒,至少做到心裡有數啊。
唐僧知道他在幹什麼,也無所謂了,反正閒著也是閒著。
而其他的普濟寺僧人卻是三三兩兩在那閒聊。
“這樣的草,咱們那的山上就沒有,長得挺奇怪啊!”
“這種樹要是打傢俱的話,應該比檀木要好,以後弄一些,去做傢俱!”
這些人也一副沒心沒肺的樣子,弄得周圍的人都感到很奇怪。
這是真的胸有成竹,不把挑戰當回事啊,還是傻叉到了這個地步,馬上就要別人家狂踩了,還在這裡瞎搗鼓呢?
不管別人怎麼想,怎麼議論,普濟寺的人還真就在這裡等著,絲毫沒有避戰的意思,而且神情一如既往地輕鬆。
“各位,有誰知道,如果挑戰之後,人不來了,該怎麼處理?”等了好半天,人還沒來,唐僧等得有些不耐煩了,便向人群裡問道。
“挑戰了,而對方又接了,十二個時辰之內,對方還不出現,視同對方放棄挑戰。總之,時限就是十二個時辰。”
回答的是一個身穿黃衣的僧人,一看就是大悲寺的弟子,他的回答應該最具有效力的。
聽到這個回答,唐僧一下就跳起來了:“靠,不會是被人家放鴿子了吧?讓我們在這裡等著,人家不來,難道非要等足十二個時辰嗎?邊遊山玩水邊等行不?”
最後一句唐僧是問的那個大悲寺弟子。
那人卻是搖了搖頭:“那是不可以的,挑戰方指定了地點,你遊山玩水肯定是不行的,可以視為避站,畢竟誰也說不準你遊山玩水遊哪去了玩哪去了。除非,除非對方遲遲不來,你親自去對方的寺院,若是人家還不出來應戰,你就可以提前解除挑戰限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