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他甚至準備寧可賠本,也要幹掉六大宗門的背後的存在,但顯然系統是不會讓自己吃虧的,給了一些額外的獎勵。
這樣自己就可以解鎖更多的修為境界。
當時此時的唐僧並不著急解鎖,這個世界的世界觀是什麼樣的,他還不清楚。
不知道這裡是否有強大的修士,是否有自己一個人無法應付的危險,所以在沒有確定之前,他必須保證給自己留下足夠召喚更高境界強者的功德點。
步行出六七里的距離,唐僧看到了一些冒雨勞作的農人。
那些身披蓑衣的老農,在水田中除去稻田中的雜草,當看到唐僧的時候,那些人呆呆地看了看,便不再理會,繼續勞作。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口中喃喃念著這首古詩,唐僧心中思緒起伏,不知這個世界,是否也如詩中所寫的一樣,充滿了不公。
又或者,耕者有其田,桑者有其衣。
不知不覺,唐僧自己也沒有感覺到,自己竟然慢慢融入了這個世界,生出了悲天憫人的心緒來。
十里外,有一個村落。
稀稀疏疏,十幾戶人家。
村郭小橋流水,幾棵茂密的大樹,剛剛抽出絨絨的嫩綠。
斜風細雨之中,唐僧看到了有一對青年男女正在村口作別。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那女子一身布衣,手提著一個包裹,低頭擦著眼淚。
一把油紙傘執在青年男子手中,正在為那女子遮住頭上的細雨,看到唐僧,兩人也只是掃了一眼,便沒有再理會。
這種離別,在每個世界中都司空見慣。
他鄉容不下靈魂,故鄉放不了肉身,所以也有了那麼多的暮靄沉沉楚天闊,有了那麼多的盛世悲歌。
此事古難全!
唐僧也不以為意,信不越過村頭,向遠處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