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冕想到這裡,不由站出來一步:
“霸州草場之事,還需觀望後效,先皇曾屢次申令,不許隨意賜給蟒衣,如今賜給嚴成錦一件,已是天大的恩賜。
臣以為,足矣!”
天順年間,英宗皇帝曾下令不準隨意賜給蟒袍,所以,就算是傳奉官盛行的成化年間,也沒賜過蟒袍。
到了弘治年間,又再次申令一次。
此刻,大殿中所有官員看著嚴成錦,年紀輕輕,就把官袍全部集齊了。
更有羨慕和嫉妒者,眼眶已經通紅。
嚴成錦看了蔣冕一眼,頷首道:“本官又沒說要蟒袍,蔣大人所言有理,蟒袍不可輕易賜給,不如就賜臣升遷。”
“……”蔣冕。
朱厚照春風得意的點頭,他當然不顧諸公如何想,反正也不聽他的話,若不是李師傅是老高的泰山,早就把李師傅放回老家了。
諸公跪在金磚上諫言,可朱厚照依舊彷彿看不見般,要敕封嚴成錦為謹身殿大學士,與謝遷相同。
“臣,謝過陛下恩典。”
廷議散去,走出殿閣。
李東陽把嚴成錦叫了過來,翁婿二人走在僻靜的宮廊中,互訴衷腸。
“得新皇寵幸,未必是好事。”
興許會遭官員妒忌,一旦失足就會遭人落井下石,朝中不乏這樣的例子,而且,對官聲也不好,容易被得到諂媚皇帝的光環。
“多謝李公提點。”
嚴成錦自然是知道,可變制就是這樣,成與不成,都只能提桶跑路。
所以,才有唐宋。
…………
回到都察院,
嚴成錦把方學叫來,吩咐他拿來蔣冕的宗卷。
“蔣公一心為朝廷,大人要彈劾蔣公?”方學微微抬頭,有些不忍的問,嚴成錦要看蔣冕的疏奏。
八成就是要準備彈章了啊。
“道不同,本官不能把他掰彎,就只能彈劾了。”
嚴成錦並非是針對蔣冕,朱厚照給他敕升,內閣首輔就不遠了。
若他當上內閣首輔,再彈劾蔣冕,會招來剷除異己的名聲。
而且,韓文和王瓊等人多等著入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