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都這樣了,你還有心思彈劾?蕭敬白了他一眼。
李東陽等人憤然怒視著他,現在是彈劾的時候嗎?
這彈章,是嚴成錦謹慎修改的,與土地隱沒,有極大關係。
藩王大計,得出訊息,一批老臣與寧王有往來。
平時,想要清除十幾個大臣,必定天崩地陷,朝野震盪。
但如今陛下盛怒,若發現大臣與土地銳減有關,就能主持正義了。
“朕不想看彈章,戶部!短短百年,水田竟銳減到如此地步,你們竟無人向朕稟報!”
韓文心裡憋屈得慌。
弘治四年在位的戶部尚書,是周經,是王佐。
若不是進行全朝的清查,是查不出來的。
而他才當上戶部尚書兩年,讓他上哪兒報去?
且,戶部田畝、稅賦和官餉,分開管制,掌管的魚鱗圖冊的官員,是左侍郎陳清啊。
陳清顫巍巍地道:“臣督管不力,年邁體衰,懇請…懇請陛下,准許致仕。”
朝廷水太深了,還是回老家種地好。
此刻,他竟羨慕起劉大夏來。
“朕想知道,水田去哪兒了,它總不能像流民,長腿跑了吧?”
弘治皇帝壓抑著怒意。
常有御史彈劾官員侵佔土地,投獻民田,批閱的疏奏多了,他能隱隱猜出其中緣由。
嚴成錦不敢說,士紳和大臣隱沒的水田,有沒有一百萬頃。
真有一百萬頃,陛下又該如何?
“陛下,此時和明初,不能相提並論,明初藩王不多,而今,實封的親王,由明初二十五位,增加到了五十六位!都有邑地啊!”
“還不算就潘的王爺,以及皇室佔去的皇莊。”
陳清為難道:“或許…或許還有許多水田,藏在士紳手中,為了避稅而未報。”
早在徹查時,他便想過了這一日,留了準備。
大殿中恢復沉寂,嚴成錦欲言又止,陛下,你還不如直接看臣的彈章呢。
他伺機行事,弘治皇帝在氣頭上,還不能遞交彈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