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以為,南京守備也是個要職,不如就讓英國公守北,成國公守南,兩才並用,護我大明。”
謝遷低著頭撇撇嘴,每當劉李意見相左的時候,陛下總要把選擇的機會推給他。
弘治皇帝頷首點頭。
大明有九邊之多,每邊又有總兵、副總兵、遊騎將軍等數將。
京中實在沒有良將了,反觀英國公和成國公,倒是極為合適。
“謝卿家言之有理,就這麼辦吧,讓成山伯、晉寧伯這些老臣退了吧,兩國公上位,也算是緩急得用。”
眨眼間,王守仁出使過了半月。
這一日,嚴成錦在工部研究彈劾奏疏。
言官們罵人不露髒,還能把人罵到誅心的地步,各有技術,實在是一門學問。
嚴成錦向工部官員虛心請教,彈劾奏疏應該怎麼寫。
可是工部的文官彈劾極少,大多是被人彈劾,實在取不到什麼經。
嚴成錦不由想起了翰林三諫,翰林院最會罵人的三個士林,彈劾勝率高達九成以上,罵人不吐骨頭。
所幸,翰苑三諫與老爹關係不錯。
嚴成錦對著翰林侍讀楊寶成道:“楊大人,彈劾疏奏如何寫?”
楊寶成撫須一笑:“你向老夫請教是對的,這翰苑,就數老夫的彈劾疏奏寫得最好,你且記住,無確鑿之據不彈劾,行文用春秋筆法。”
“本官有三不彈,不彈清流,不彈內閣,不彈都察院,要說心得嘛,那就是陳情利弊,字字珠璣,大局觀上升到江山社稷。”翰林講學李慶道。
翰林編修吳兼:“不可為名利而彈,不可為權柄而彈。”
正聽得起勁兒。
朱厚照派太監來請嚴成錦,讓他去東宮一趟。
嚴成錦跟著小太監來到東宮:“今日又無經筵,殿下找臣何事?”
“嘿!你如何敢這樣跟殿下說話,竟也不行禮!”
嚴成錦這才發現,朱厚照身邊的太監換了,看著齜牙咧嘴的樣不像好人,果然是太監不壞,照照不愛啊。
他私下見朱厚照,從來不行禮,這個新來的長隨太監,估計還不瞭解情況。
朱厚照踹了他一腳:“滾一邊去!”
張永討好似的一笑,提防似的又看了嚴成錦一眼,還真的滾了出去。
嚴成錦能理解他,歷盡千辛萬苦,才爬到這個位置,當然要萬般的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