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達引路下,蕭唐一路來到位於百丈村內董店東邊李達和李母的民居。那是一座破舊骯髒的茅草屋,當蕭唐和李達推開門進去,就瞧見一個老嫗坐在炕上撥著一串陳舊的佛珠叨叨唸著,破舊的草屋內空蕩蕩著,除了件木桌和兩把椅子,用家徒四壁都不足以形容其破敗落拓。
“娘!有貴客來探望你了!”李達進了屋,忙向李母喊道。
李母慢慢睜開眼睛,眯著眼睛打量著李達和蕭唐,說道:“兒你回來了,咱們家又能有甚麼貴客前來?”
蕭唐見李母現在雙眼並未因眼疾致盲,可細細瞧去本來應該是黑白分明的眼睛隱隱有黃褐之色。他向李母恭恭敬敬行了個禮,說道:“老人家,晚輩姓蕭名唐,問得令郎鐵牛是條莽直的好漢,本想與其結識。可惜沒緣分見到令郎,晚輩便來向您老請安了。”
李母和李達都是在百丈村的本分人,也沒聽過什麼蕭唐的名頭。李母一聽蕭唐提及李逵的小名,神情滿是悲慼,她又吃力的睜了睜眼皮,眯眼望著蕭唐哀嘆道:“我那可憐的兒啊...直想煞了我...也不知他在外過得如何...”
李達聽罷憤然道:“娘!你又替那黑廝愁甚麼!?若不是那黑廝蠻橫慣了,又怎會打殺了人留下咱娘倆受苦!”
蕭唐勸慰幾句李達,後說道:“李大哥,令堂這是害了眼疾。怎麼不帶她去看郎中醫治?”
“這...唉!...”李達聽罷心中不由滿是慚愧,他又何嘗不知自己老孃的眼疾越來越重?可他替李逵吃了官司剛被放出不久,娘倆果腹都成問題,又哪來的閒錢去替老孃治眼睛?
李母忙說道:“怨不得我家大郎...是我想鐵牛想得緊,哭幹了眼淚,這眼睛才一日不如一日。”
蕭唐見李母眼睛還有得治,立刻對李達說道:“李大哥,這眼疾不能再拖下去!我這就帶令堂到沂水縣城去尋個眼科郎中。問診費不用李大哥擔憂,由我墊付便是!”
不待李達推辭,蕭唐又說道:“我也知道李大哥一時沒落,可令堂眼疾耽誤不得。李大哥既是孝順之人,也不想令堂盲了雙眼,目不視物吧?”
李達聽蕭唐如此說,心裡又認準蕭唐是李逵亡命江湖時結識的朋友,他孃親的眼疾也確實再拖不得,也便答應了下來。
“老婆婆,您慢些,我來攙著您...”李母又是推辭又是道謝著,由花小妹花蓉小心翼翼地將她扶上自己乘坐的廂車。蕭唐招呼手下車馬一路徑直直奔沂水縣城駛去。
等蕭唐等人帶李達、李母到了沂水縣內尋了個郎中,很快便診療出李母眼疾的病症:李逵之母所患的眼疾因脾腎陽虛引起,就是現在的黃斑眼。隨著年齡增加、高齡衰老視網膜組織退化、變薄,引起黃斑功能下降,如果不加以治療便會導致失明。
可這眼疾只要不作耽誤,以中醫療法便能治癒。郎中開了食療的方子,以豬肝,枸杞子加水煮後淡食。食肝飲湯正能補肝腎、益精血,再以幾副中藥佐之經過調養,很快便能痊癒。
“多謝恩人吶...請受老身一拜。”李母見蕭唐對自己如此善待,又出錢請郎中治好她的眼疾,這個淳樸善良的老婦人身無長物,只能透過這種方式向蕭唐表達感激之情。
“萬萬使不得!折殺晚輩了!”蕭唐哪能讓個老者向自己跪拜?他連忙扶住李母,可一旁李達又也噗通跪下身來。蕭唐扶著這個,勸著那個,好不忙亂。
“李大哥,為令堂滋補身子的食材藥材我已吩咐人去買了。這一百兩銀子你且收著,也讓老人家日後享些福來。”一番禮讓後,蕭唐讓蕭義拿來裝著一百兩銀子的包裹,送到李達眼前。
哪知李達雙手一推,面色決然道:“恩公,你已給予我們娘倆天大的恩情,我哪能再收您的銀子?我尋個好生計,自會將養好家母。小人只還要勞煩恩公一件事,若恩公遇見我那不成器的弟弟,還請奉勸那廝收斂脾氣,莫再闖禍生事。若官家慈悲大赦天下,便早些讓鐵牛回來探望他孃親,如此小人便已感激不盡了。”
無論蕭唐如何勸,李達就是不收銀子。看來這個老實木訥之人自有幾分骨氣,其實從水滸中也能看出幾分李達的秉性來:
李達因為李逵打死了人吃了官司,可受他那闖禍成精的弟弟牽連卻不止於此,後來李逵為救宋江大鬧江州,直到落草梁山後,官府尋落原籍追捕正身,也要捉李達到官府審問。
可當時做長工的李達得村裡一家財主賞識,那財主為李達分理官司,又替李達上下使錢,這才使得李達不曾再遭牢獄之災。按說李達與李母不過是出身貧寒的莊稼戶,李達又是受李逵牽連披枷帶鎖吃過官司的。若不是這李達性子老實穩重,怎又會得那大戶財主器重?
蕭唐也只得作罷,這時李母又顫巍巍地走來向蕭唐又謝。蕭唐忽然想到一件事,便說道:“老人家既心誠向佛,鐵牛雖流亡在外,得老人家為其誦經祈福,也必有菩薩保佑。”
李母不由驚喜道:“恩人也是信佛的?”
蕭唐壓低聲音笑道:“是了,其實不瞞老人家說。有一日有菩薩託夢,說我與您老人家和鐵牛有段善緣,所以我才會途徑沂水縣百丈村時,前往拜會您。”
李母本就信佛,她性情又淳樸極易相信別人。否則似李逵那副模樣,回百丈村接她上梁山時扯謊說他這江洋大盜做了大官,來接她享福,連這李母也都信了。當下李母也不疑有他,她大喜道:“我說恩人又怎麼唸到我家鐵牛,原來是菩薩顯靈!”
蕭唐又說道:“我夢裡還聽菩薩說鐵牛一定會回來,帶您老人家去享福,可到那時只顧走官道大路,切莫走深山僻靜小路,否則必會有血光之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