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這麼想的,離合練還有挺久的時間,要不我們玩會?”鶯歌運著球,向王城發出了挑戰。
“行啊,打21球一局吧。”王城自然不會拒絕。
在王城繼承的記憶裡,夏聯前湖人有一次隊內單挑賽,當時的決賽雙方便是鶯歌和蘭德爾。因此,鶯歌的單挑實力不可小覷,特別是他出色的靜態身體素質讓他有機會戰勝任何人。
兩人透過罰球決定發球權。幾個回合之後,王城率先失準,鶯歌先攻。
“來了哦。”鶯歌將球高舉,擺出三威脅姿勢。
鶯歌身高2米06,臂展更是達到恐怖的2米21,他把球一舉,王城心中只有一句“woc”要講。
但這麼個大高個,體重卻是比王城還輕。
因此王城立刻制定了作戰策略:上強度!透過不斷地施加身體對抗,讓鶯歌無法舒服地出手。
一念至此,王城猛地上前一步,身體緊貼鶯歌。
果然,鶯歌面對王城的壓迫式防守,表現出極度的不適應,被王城撞得差點走不。
但他雖然身體單薄,球風卻是極度硬朗。
王城撞他一下,他就回頂一下。
雖然力量上吃虧,但鶯歌卻沒有表現出任何的膽怯。
他瞅準時機,忽然向右邁出一步,與王城拉開了一絲距離,然後仗著長手長腳的優勢,大跨步地向禁區衝去。
王城意識到不好,立刻橫移補防,但鶯歌的左肩已經抵住了王城的胸口,完成一次成功的卡位。
王城只能貼著他,卻無法下手切球。
就這樣,鶯歌一路頂著王城的防守完成上籃,率先取得一分。
出師不利,王城立刻意識到自己有些輕敵了。
也許是之前在和歐文單挑中不落下風給了王城不少的信心,這次面對技術遠不如歐文成熟的鶯歌,王城以為可以透過防守輕鬆壓制對手。
但王城忽略了一件事:每個NBA球員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
以鶯歌為例,在大學時,他比現在還要瘦弱,完全是一個“半成品”,但即使是這樣的他,依然獲得無數專業球探的青睞,並最終以榜眼身份進入NBA,靠的就是他無與倫比的身體素質。
拋開鶯歌的身高臂展不說,他突破時的步幅之大,只要防守者一個不注意被他卡住半個身為,就只能目送他完成上籃。就比如上一場打森林狼,鶯歌面對巴特勒的防守也能完成突破。
之所以他在正式比賽中,終結效率不高,是因為比賽是五個人的,對方的內線會進行護筐。
但現在是單挑,沒有人會幫王城護筐。
總而言之,王城想贏這場比賽,並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