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剛才那個小夥子聽力明顯也有些異常。”
“如果我沒猜錯的話,你們的耳膜應該被刻意戳破了。”
頓了頓,他深深的看了老頭一眼:“因為這樣,才能如魚得水。”
“鳴金喉,直筒耳。”
“陰陽跨界引渡人。”
“不知道,我說的是對,還是不對?”
聽到這話,老頭神色劇變,身子有些抑制不住的顫抖起來。
鄭少秋不動聲色的看向他的鞋底,不緊不慢的說道:“這沙子明顯不是岸邊的,這顏色,只有河底才有。”
老頭聞言一臉衰敗,雙膝一彎,就要跪下去。
鄭少秋眼疾手快,直接揪出他的衣領,把他提了上來:“你歲數大,我承受不起。”
老頭悶著頭不說話,臉色有些難看,雙手更是不知道往哪放才好。
“別緊張。”
鄭少秋遞了一根菸過去,老頭顫顫巍巍的接了過來,手臂都有些輕微的顫抖。
有句古話說的好,入土為安,這是所有民間百姓根深蒂固的觀念,即便親人葬身在河水中,也想方設法的尋找到他們的屍體。
打撈屍體是一個技術活,稍有不慎連自己也會搭進去,也有藝高人膽大的做得來,但最開始還沒有形成職業一說,只不過是幫幫忙而已。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五六十年代,隨著需求的增多,漸漸演變成了一種新的職業——撈屍人。
幹這行的在外人看來都"邪",只不過這也由不得自己選擇,撈屍人大都是家境不好為生活所迫,畢竟成天和屍體打交道,民間百姓多多少少都會有點避諱。
當然,由於難度非常大,做撈屍人無疑是很賺錢的,大多人做了撈屍人之後,一輩子都是撈屍人。
其中,最根本的原因不是為了掙錢,而是做過撈屍人再去做其他工作,不能被別人接受,因為經常和死人打交道,賺死人錢,在別人看來是不吉利的,就好比現在的入殮師、法醫,當然,比起這兩者來說,撈屍人更加不入流。
他們乘著小船在河面上,尋找落水者的屍體,然後交還給他們的親人,見過了太多的死亡和淚水,同時還要承受著生活中人們投來的異樣眼光。
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是陰陽跨界的引渡人,不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就是一群"賺死人錢的"。
當然,這玩意也有很多講究,一直流傳著一個“三撈三不撈”的規矩。
三撈其實是個虛指,可能過去真的規矩森嚴,有好多不讓撈,現在只要給錢就行。
但是,三不撈卻是個死規矩,誰也不能破!
一是在水中直立的屍體,絕對不會撈,因為它們已經不能被稱之為屍體了,而叫做煞,就好像摸金校尉們叫的粽子一樣。
二就是在雨天,絕對不會出船撈屍,因為雨天陰氣太重,命再硬也有危險。
最後就是說,如果打撈同一具屍體,三次都沒有撈上來,便不能再撈,傳說這種人還有未完的心願,強行打撈會被惡鬼纏身。
除此之外,撈屍人還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煙癮大。
鄭少秋髮現老頭的右手中指和食指間,已經被菸草燻得發黃了。
這是因為從江水裡撈出來的屍體一般味道極大,抽菸不僅可以祛除染再身上的味道,還能促進人將吸進肺裡的毒氣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