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春秋大領主> 第837章:君父太難當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837章:君父太難當了! (2 / 2)

呂陽答道:“孫林父乃衛國公族,亦為衛國舊有強族,當世仍有親朋故舊健在。大漢與荀國必有一戰,屆時孫氏可為助力。”

什麼道理都懂,為什麼秉承一味殺戮來解決所有難題的信念呢?

呂武說道:“荀王吳豈不知孫氏歸我留有禍患,為何仍使之附漢?”

這個呂陽還是能懂。

荀國將衛國滅了,大部分的衛國貴族成了中行吳的臣下,中行吳前期接納孫林父不過是為了快速整合衛國的力量,好跟展露出敵意的齊國、魯國、曹國等國家相抗衡。

中行吳很清楚借用孫林父的力量必將使孫氏對原衛國貴族的影響力增加,只是相比馬上可以用衛國貴族的力量去抗衡齊國、魯國、曹國等國家,還是決定先無視後患顧著眼前。

不能光從中行吳的選擇去區分對錯,要看當時的格局究竟是怎麼樣。

很多人觀看史書,用“上帝視覺”去評判某位歷史人物,他們覺得某件事情一眼瞭然,十分不理解那位歷史人物為什麼會做出那麼蠢的選項。

那完全是用已經知道答案的眼光,去噁心當時因為很多原因不得不去做的歷史人物,粗俗點就是馬後炮,文雅點則是事後諸葛亮。不想想當時面臨選擇是自己,受限於那麼多的不利因素,能不能做得比那位歷史人物更好。

其實啊,哪裡存在那麼多的“我上我也行”,更多的是“立刻現原形”。

這算是呂武給呂陽佈置的“作業”,離開“長安”前往“呂梁”之前肯定要交的。

到時候,說不定呂陽交的“作業”太優秀,使得呂武一看不讓呂陽去“呂梁”了呢?

針對綿諸的戰爭已經呈現結果,呂政甚至還大大震懾了狄戎,算是超額完成了任務。

西征大軍還在班師途中,漢庭就已經有人開始在準備迎接的禮儀。

目前漢國最為緊要也是迫切的事情,除了明年即將東出,其餘的什麼事都要靠邊站。

這是哪怕魏武去三戎處理畢氏的事情進展不順利,乃至於魏武可能出現跟畢氏同流合汙的傾向,依然不會干擾到漢軍明年東進與荀軍會獵。

魏武要反叛?這個是漢國這邊的說法,以魏氏的立場則是上演“大團圓”戲目。

哪怕魏武真的判了漢國跑去三戎那邊發展,一時半會漢國也不會有什麼太激烈的舉動,作為一國之君的呂武頂多就是感嘆一句:“想找死的人,怎麼拉拽都救不活啊。”

漢國並不是無法解決掉三戎,純粹是相比徹底解決掉三戎跟其它大事一比,不值得漢國在當前環境下耗費太多的國力去解決。

三戎那邊,伊洛之戎基本就剩下為數不多的殘兵敗將,陸渾戎和蠻氏本來就不強,得到魏氏殘餘去攪和到一塊才有自保能力。

他們目前被漢軍壓縮困在固定的區域,一度還被漢軍嚇得差點衝進周王室地盤。當時範國危急,需要漢國的拯救,為了救援範國導致漢國對三戎的壓迫減緩,才讓三戎繼續待在原地苟延殘喘下去。

呂武除了不想耗費更多的代價來解決三戎之外,有三戎這個敵人還能讓好些列國感到安心。至於裡面有什麼道理,其餘人不用呂武來教,教了呂陽好像效果不大,倒是呂政很好地理解了呂武的意圖。

“先跟荀吳來個了斷,再來看其它事情的後繼吧……”呂武想道。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