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武的隊伍在“商丘”西北方向六十里碰上了荀國的隊伍。
當然不是雙方事先不知道對方情況下的遭遇。
呂武有騎兵作為先導,而騎兵會外出三十里到處活動,人數少或許不覺得是異常,發現大隊肯定會及時進行彙報。
一直到雙方進入互相可視視野範圍內之後,荀國那邊的隊伍才有點反應,是不是能推測荀人之前並不知道漢國這支隊伍的存在?
“彘裘尋我,我納之,分封於‘柯’。”中行吳對呂武說道。
他們能在一塊聊天,當然是因為漢國與荀國的隊伍進行了合流。
現在其它的東西很難看得出來,態度上中行吳對呂武表現得一如往常那般恭敬。
呂武帶著一萬常備軍和兩萬騎兵南下。
中行吳則是帶著兩個“師”南下。
從這裡其實能看出一些東西,不是說呂武沒有安全感或怕死,也不是中行吳膽子大,其實就是漢國面對的外部威脅不強,荀國受於齊國的壓力無法讓中行吳帶更多的軍隊南下沿途護衛。
南下的荀軍,以呂武來看質量只能說一般般,只說明荀軍精銳被中行吳留在國內了。
呂武輕聲說道:“如此,以後再無彘裘,世間再添一柯裘。”
以習俗和規則來算,事情就是那麼一回事。
中行吳一臉的無奈,說道:“我本意勸裘往楚,奈何?”
這是擔憂收留彘裘會讓士匄有什麼負面想法?
還是說,以前晉國的貴族習慣於逃亡楚國,不應該打破這個老傳統?
他們結伴而行,差不多抵達“商丘”時,漢國這邊有騎兵來報,說是後方發現了範國的大隊。
沒意外就是士匄南來,應該還是刻意加快了趕路的速度。
“範國風波驟停,想來必使天子、諸侯失望?”中行吳這是在試探呂武有什麼想法。
儘管情報來得有些慢,呂武還是搞清楚了範國這一場風波的大概。
根據情報顯示,士匄是得到了宗親士弱和劉明的全力支援。其中士弱的出力最多,不斷遊說裘氏的一些實權人物,才將裘氏從內部瓦解。
說來說去,其實還是彘裘能力不行,並且極度缺乏人格魅力,要不然怎麼都能掙扎一下的。
呂武沒有回應中行吳,目光打量著前方的“商丘”。
一直以為自己是老大計程車匄做出一些違背諾言的話,其實並不令人感到意外。
倒是一直以呂武小弟自居的中行吳玩了嘴巴上一套,實際行動又是另一套,無論從哪一方面來看都挺會玩的。
士匄和中行吳的所作所為並沒有傷了呂武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