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聰明的一個孩子,怎麼思想有點偏激,也太在乎眼前的利益了呢?”呂武注視著呂陽離去的背影,心裡其實有點難受。
作為一個政治人物,絕對不能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多少青山綠水就是被這種人毀了,日後再耗費百倍千倍的代價想要改善環境而不得。
而作為一個國家未來的統治者,一旦輕易被眼前的利益所矇蔽,看不到更久遠的危害,時時刻刻被群臣戲弄還是輕的,國祚不知道哪一天就不保了。
呂陽被“流放”只有少數人得知。
在當夜,家族被滅沒有鬧騰,唯一親弟弟失去蹤影沒有求助,兒子被迫要隱姓埋名周遊列國,一直不輕易出聲的㜔嬴跟呂武鬧了一場。
不是呂武喜新厭舊,只是他跟㜔嬴的見面次數越來越少,一切該有的雍容則是一點沒缺的全給了。
話又說回來,見面次數少絕對不是呂武一個人的鍋,一來是呂武事務太多太多,再則就是過了三十歲之後㜔嬴刻意避著,理由是她已經人老珠黃,不想呂武看到她失去顏色的模樣。
三十歲就叫人老珠黃?現在的女人就是這樣的觀念。換作是在現代,三十歲才是一個女人從青澀步入成熟的開始,也是最為誘人的年紀。
呂武打拼上來之後就是位高權重的狀態,講一句非常難聽的話,有錢有權還能隨意任性,身邊不可能缺了女人。一旦社會不對這樣的人有所約束,除了千年不遇的情種之外,哪個男人會始終如一?
別說是男人了,換作是女人有了那樣的權力、財力,保準也是面首幾十上百成千。
代表人物不是武曌,她快被兩宋讀書人給黑出翔了。
真正的代表人物是西漢漢景帝一朝的長公主劉嫖,也就是漢武帝劉徹第一任皇后陳阿嬌的母親。
這人啊,一旦見面的次數少,再濃厚的感情說淡了也就淡了。
面對鬧騰的㜔嬴,呂武直接沉下了臉。
父親對兒子教育不說完全失敗,作為君王對太子的教導無疑是不成功的。
心裡堵得要命,還要為國家的未來擔憂,再被女人扯著衣服鬧騰,甩袖走人而不是動手打人,算是這個男人有涵養了。
另一層面,呂武是一國之君,很現實的一件事,僅僅是㜔嬴的那些舉動,足夠讓呂武起了換一個女人來當王后的念頭。
當然,呂武沒有起那樣的念頭,甚至還想著等自己㜔嬴冷靜下來,再去好好地溝通,講清楚太子應該有什麼的素質,要不然國家會怎麼樣之類。
至於說去好好哄?又或者去服軟?神經病吧!
呂武真的是一國之君啊!他今天敢對王后服軟,信不信很快就會有所謂的“後黨”出現,再讓朝堂被攪合得亂七八糟,並且還會害了第二代的君王。
知道西漢以孝道治天下是怎麼來的,又對每一位皇帝制造了多少制肘和麻煩嗎?孝道很不錯,應該提倡,事實卻是從呂雉開始,後來被漢武帝劉徹的奶奶竇猗房(太后)玩出花來,為的就是把持權力。
遭到以孝道為名義進行壓制的倒黴蛋並不止劉徹一人,西漢到東漢直至滅亡,外戚干政乃至把持朝政就是一種屬於兩漢的特色。
不是說什麼大男子主義,社會給予男人的重任更多,男人的意志只能鼓勵,不能去進行消磨,動輒服軟的男人別想有什麼出息。一個男人沒出息,能夠扛起養活一家以及保護一家的重擔嗎?估計是挺懸的。
總是說什麼少年強則國強,真實的情況是社會根本沒有給予圖強的機會,再加上一種莫名氛圍產生,等待少年成年了,再組建屬於自己的家庭,一般想強一些,信不信媳婦以及雙方父母會壓得這個男人變得像史萊姆一樣軟綿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