鬧啥呢?玩了一出“範使哭漢庭”的戲碼。
對這事,呂武有點熟,歷史上就出現了“申包胥哭秦庭”的事,後來變成了“請兵抒國難”的必演節目。
申包胥是楚國的貴族,當時吳國已經滅掉了楚國,統率吳軍滅掉楚國的就是伍子胥,而伍子胥與申包胥其實是朋友;申包胥在楚國被滅之後跑到秦國求援,遭到秦哀公的拒絕,隨後申包胥就在秦國宮外哭嚎了七天,《春秋左傳》有云:“申立依於庭牆而哭,日夜不絕聲,勺飲不入口七日”。
矮油?我了個去!
一個人七天七夜不睡覺,不是沒人能夠辦到。
有那麼件事情突破常理了!也就是一個人竟然能七天七夜不吃不喝,並且還能大聲哭嚎,後面更是能活蹦亂跳,牛逼啊!!!(此處破音)
當然啦,誰不知道《春秋左傳》是後面儒教一些人隨便瞎幾把亂寫的話本,裡面的故事其實也就只是故事,不能當真的。
呂武知道這一次範國有些慘,甚至連帶韓國一起坑了。
早在當時士匄要出兵跟楚國打,態勢明顯就是對範國不利,才有了呂武不待在“長安”外出巡視疆土。
為什麼呂武不待在“長安”呢?不就是為了躲嘛!
如果士匄用了一次兵就收手,楚國肯定也需要時間舔傷口,兩國肯定就能消停喘口氣了。
要命的是士匄打了一場沒輸也沒贏的戰役,第二年還是繼續出兵。這不是逼著楚國跟範國繼續幹嗎?
“子產收復故土,重得二十餘座城邑,鄭人重歸治下;範國餘下城邑,原屬鄭國城邑皆有躁動。”解朔說道。
不得不說,子產這個人一直都挺有本事,看待事物的眼光準,個人的政治能力以及軍事能力也是一流。
算一算的話,範國佔奪鄭國那些城邑也才過去五年,他們還沒有怎麼用心去經營讓鄭人產生愛戴,並且還在某種程度上進行歧視。
要是範國一直強勢,鄭人遲早有一天會忘記身份,老老實實從此當一名範人。
現在子產帶著各國聯軍重新奪回二十多座城邑,不但增強了解放區鄭人的自信,明擺著也會讓範國統治區的鄭人心裡有想法。
梁興說道:“子產學我,比之齊國更甚。”
早先鄭國就在子產的主持下進行變法,只是當時鄭國的變法是剝奪貴族的利益,狠狠地肥了鄭國公族。
現在子產不搞以前那一套了,一方面顧及貴族的利益,另一方面給黎庶更多的甜頭。
呂武心想:“子產現在只差大喊‘迎鄭君,盼鄭君,鄭君來了不納糧’了。”
先不管口號什麼的,這是諸夏曆史上有一國之君首次放下身段討好黎庶,為的當然是號召黎庶站起來反抗,再將自己迎接進去。
當然,真的信了腦袋上換人作威作福能不交稅、納糧,腦子一定是壞掉了。
真的不用交稅或納糧,國家哪來的錢維持國家統治,有敵人入侵了又該咋整?
不管怎麼說,子產開了歷史先河,很難令人搞明白的是楚王以及其他諸侯怎麼能同意。
子產為了收復失地,能夠放下身段,並且什麼承諾都敢開口,肯定是對鄭國的事業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