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軍士兵為什麼會搞出那種花活?當然是他們要展現自己的身手,武器高拋向半空中,再以靈活而又花裡胡俏的身姿接住,普通人可辦不到哦。
其實也是沒有足夠的時間和場地給齊軍,要不然他們還會有其它的節目,比如兩兩捉對開幹,用最華麗的招式打出炫目的效果。
呂武尤記得自己在齊君呂環時代出徵齊國的所聞所見。
當時呂環搞了徵召黎庶,超多覺得自己有一身武勇的齊人踏上戰場,他們在兩軍陣前就搞了很多的節目,真真是能夠稱得上花樣百出。
最為讓呂武印象深刻的是齊人武器的多種多類,有些武器的造型是怎麼好看怎麼來,就是不知道用在實戰到底怎麼樣。
齊國崇尚技擊並不是一年兩年的事情,說不好是從那一代齊君開始,玩到現在打從事實上就是很有歷史了。要是有誰能刻意搞一下,也許能搞出“齊戲”這種傳統戲曲?
呂武看著齊軍在表演,心想:“我的記憶絕對沒有出錯,到了兩宋時期,他們的禁軍其實也是雜耍團。”
真心不是為了黑而黑呀!
大慫禁軍,尤其是京師的禁軍,他們每每有什麼節日都要表演節目,能不用心研究什麼節目表演起來能贏得滿堂喝彩嗎?
對於居住在京城的宋人,又或者是京城周邊,乃至於到了節日會刻意趕到京城的宋人和國際友人來說,觀看大慫禁軍表演節目就是一種期待。
呂武看齊軍表演看得很無語,無法理解齊國君臣怎麼還能看得興高采烈,猜不透其他國家的君臣是不是嘴裡讚美,內心裡則是各種鄙視。
軍隊就是軍隊,弄成這幅文恬武嬉的模樣,搞什麼嘛!
只是吧,呂武從某種方面又能理解齊國為什麼那樣。
自從管夷吾在齊國變法之後,齊國的經濟就騰飛了,日子越過越好,自然也就會開始追求享樂,能不變著法子搞花活嗎?
剛好一代又一代的齊君也崇尚技擊,民風經過幾代齊君的培養成了,經濟蠻好,喜歡娛樂,國君又喜歡武勇的人,也就有了齊人將娛樂和武技的結合。
齊軍走完,五國在“會稽”的閱兵也就結束了。
中行吳說道:“越侯賞賜齊軍,以顯膽識?”
士匄嗤笑了一聲,搖搖頭沒有說話。
呂武則是說道:“齊軍如此,荀國無憂。”
如果沒有呂武開外掛,春秋時期該是齊軍的裝備最好,有點問題的是裝備極好的齊軍就是打不過晉軍。
齊軍對上其他列國怎麼樣?那肯定是贏多輸少,不然也不會在春秋末期一再並國,其中幾個國家的體量甚至跟齊國差不多。
中行吳眨了眨眼睛,點頭又搖頭,說道:“我聞齊國廣徵黎庶,建軍十五萬之數。”
這個呂武知道。
齊國在變法對不對?他們沒有照抄漢國的制度,學了二十等爵又自己改革,然後在齊國實施,其中就包括開始對黎庶進行徵兵。
漢國的二十等爵到了齊國變成十八等爵,同時名字也被改成了齊國自己的特色。
僅僅是黎庶也能因為建立軍功獲得爵位賞賜這一條就帶給了齊國極大的改變,不是說讓齊人就此紀律嚴明,純粹是齊人為了獲得爵位更願意搏命了。
呂武還知道另一個情況,也就是齊國復又滅掉譚國和紀國之後,重新開始了對萊國的吞併計劃。
“有此事。”中行吳有些發愁地說道:“齊軍備兵十五萬,復又糾集盟友三萬攻我,尚有餘力出兵四萬入侵萊國。”